2025年10月30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国内绿电铝报价区间攀升至21,490-21,530元/吨,均价报21,51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0元/吨,日涨幅0.09%。
供给端:产能优化与区域协同并进
电解铝行业产能天花板政策持续推进,绿电铝成为核心增量来源。内蒙古、云南等清洁能源富集地区依托风光水电优势稳步扩产,叠加西南地区水电季节性回升,市场对四季度供应稳定性预期增强。氧化铝市场呈现区域性供需错配,北方因产能扩张导致成本压力显现,南方则因电解铝产能增长维持紧平衡,区域间成本差异逐步扩大。海外市场增量有限,主要生产国受电力瓶颈制约,中国在全球绿电铝供应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需求端:新能源场景驱动结构性增长
新能源汽车与光伏产业贡献核心增量,分布式光伏支架订单量显著增加,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部件渗透率快速提升。欧盟碳关税政策推动出口企业加速转向绿电铝生产,东南亚基建项目对高强耐蚀铝材需求激增,形成新的增长极。传统建筑用铝领域受地产链拖累仍显疲弱,部分企业通过再生铝替代方案降低成本,但高端市场对绿电铝的刚性需求持续释放。
市场动态:绿色溢价与库存博弈共振
电解铝社会库存持续去化,库存消费比处于历史低位,现货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绿色铝溢价空间显著扩大,欧盟碳关税试点深化后,出口企业绿电铝溢价已达行业平均水平的两至三倍。期货市场持仓量稳步上升,资金对能源金属长期走势持乐观预期,但现货升水收窄反映下游采购趋于理性。
政策端:双碳目标加速产业重构
国家发改委推动绿电铝直供试点,明确新能源项目专线供电政策,绿电使用比例不纳入能耗考核,为行业获取溢价能力奠定基础。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倒逼出口企业加速清洁能源替代,美国加征关税政策效应显现,但东南亚转口贸易活跃度提升部分抵消冲击。国内再生铝产业扶持政策陆续出台,但税收调整对短期产能利用率形成一定压力。
宏观视角:能源转型重塑产业逻辑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推动绿电铝在电解铝总产量中的占比持续攀升,地缘政治扰动持续推升供应链风险。国内基建投资回暖间接拉动工业用铝需求,机构普遍认为采暖季绿电供应缺口可能推升生产成本,驱动价格中枢突破关键阻力位。中长期来看,全球绿电装机容量若维持当前增速,绿电铝的环保属性溢价将进一步释放,行业向高质量方向转型的趋势不可逆。
当前绿电铝市场正处于政策红利释放与供需再平衡的关键阶段。龙头企业通过绿电资源整合构建竞争壁垒,而中小厂商则面临成本约束与需求分化的双重压力。在碳关税、绿色贸易壁垒及新能源需求爆发等多重因素共振下,绿电铝的价值重估进程或将重塑全球有色金属产业格局。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数据来源于公开披露,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