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锂电早报:华为100W移动电源搭载ATL聚合物电芯、宁德时代三季度营收增长9.3%

锂电早报:华为100W移动电源搭载ATL聚合物电芯、宁德时代三季度营收增长9.3%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华为100W移动电源搭载ATL聚合物电芯,行业龙头合作深化移动电源品质升级 ;宁德时代三季度营收增长9.3%,动力与储能电池双轮驱动战略成效凸显;固态电池产业加速突破,主题基金年内收益亮眼。

资讯一、华为100W移动电源搭载ATL聚合物电芯,行业龙头合作深化移动电源品质升级 

2025年10月23日,OFweek锂电网获悉,华为最新推出的100W自带线全能充移动电源引发行业关注——经用户拆解验证,其电芯供应商锁定ATL新能源科技,标志着ATL在高安全、高性能聚合物电池领域的头部地位获终端品牌进一步认可。 

据拆解信息,该移动电源采用三颗ATL聚合物锂电池组成电池组,单颗电芯型号为436383B,标称电压3.82V,额定容量3920mAh,整体电池额定能量44.93Wh。

作为华为移动电源的关键组件,ATL电芯的性能亦匹配产品智能化特性:该移动电源配备液态硅胶USB-C线及磁吸收纳卡槽,支持双口100W PD/UFCS与66W SCP快充,兼容多品牌设备;搭载鸿蒙智慧数显功能,可实时查看剩余电量,并支持边充边放与动态功率分配,12000mAh容量满足日常高频使用需求,已通过CCC、CE、CB等认证。 

当前,移动电源市场正从“野蛮生长”迈入“品质驱动”新阶段。维科网锂电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移动电源市场规模预计达2700亿元,中国市场占比约1000亿元;至2030年,全球规模有望突破5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3.5%。增长动力源于智能手机续航刚需,以及快充、无线充电、智能化技术的普及。 

然而,行业门槛正加速抬升:2025年起实施的CCC认证与新国标大幅提升合规成本,中小厂商加速出清,市场集中度将持续向具备技术、资质与规模优势的企业倾斜。同时,企业需从“产品制造商”向“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融入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生态,并强化环保材料应用、锂电回收等绿色能力,以契合全球碳中和趋势。 

资讯二、宁德时代三季度营收增长9.3%,动力与储能电池双轮驱动战略成效凸显

2025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收入2831亿元,同比增长9.3%;归母净利润49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6.2%;扣非归母净利润436亿元,同比增长35.6%,盈利水平显著改善。公司现金流保持充沛健康,动力与储能电池双轮驱动战略成效凸显,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方面,宁德时代年内成果丰硕:乘用车领域推出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骁遥双核电池及钠新电池;商用车领域发布钠新启驻一体蓄电池及坤势底盘;储能领域则实现587Ah大容量储能专用电芯量产交付,并推出全球首款可量产的9MWh超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TENERStack,技术领先性与市场适配性进一步增强。 

海通国际预测,宁德时代2025至2027年将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255亿元、5093亿元、5849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682亿元、861亿元、1035亿元,对应市盈率25倍、20倍、17倍。基于公司全球锂电池行业龙头地位(市占率遥遥领先)、持续的技术迭代能力及成长确定性,海通国际给予其2026年30倍市盈率估值,H股目标价618港元,长期看好其市场份额巩固与多元业务拓展潜力。 

资讯三、固态电池产业加速突破,主题基金年内收益亮眼 

近期,固态电池领域技术迭代与产业化进程呈加速态势,带动A股市场相关概念板块热度攀升,该赛道的主题基金年内收益表现突出。业内机构认为,固态电池“从0到1”的商业化进程或超预期,其替代空间与市场规模潜力备受关注。 

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核心方向,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优势,今年以来技术突破频现:多家头部企业宣布完成关键材料量产验证、产线投建或装车测试,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节点持续前移,产业成熟度显著提升。受此提振,A股固态电池概念板块获资金高度关注,相关个股年内涨幅可观,覆盖材料、设备、电池制造等全产业链环节。 

市场表现传导至基金端,重仓固态电池产业链的主题基金业绩水涨船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中旬,多只聚焦新能源、先进制造的主题基金年内收益率超20%,其中固态电池相关标的贡献显著。 

对于后续投资机会,多家公募及私募机构表示,固态电池正从实验室阶段向规模化量产加速过渡,其替代传统液态锂电池的市场空间巨大。短期看,技术突破与车企定点合作将推动产业链估值重塑;中长期而言,随着成本下降与应用场景拓展(如新能源汽车、储能等),行业有望开启千亿级增量市场。 

【信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锂电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