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21 日,长江现货 1# 镁均价报 18100 元 / 吨,较上一交易日上涨 100 元,连续3天上涨,在 “金九银十” 旺季尾声为市场注入信心。此次反弹是成本端能源价格强势上涨、需求端新能源领域持续发力与市场预期改善形成的多重共振,标志着镁价或已进入阶段性筑底回升通道。
动力煤暴涨推高成本,镁厂挺价意愿骤升
镁价反弹的首要驱动力来自成本端的强力托底。作为典型的高耗能产业,镁冶炼的能源成本占比超 60%,而 10 月以来国内动力煤市场的 “淡季不旺” 行情直接改写镁厂成本逻辑。截至 10 月 21 日,秦皇岛港 5500 大卡动力煤价格已飙升至 748 元 / 吨,周环比大涨 43 元,陕西榆林块煤单日涨幅更是达到 30 元 / 吨。
能源供应的紧张格局进一步放大成本压力:大秦线秋季集中修(10 月 7 日至 26 日)导致港口运输受限,曹妃甸港可售动力煤库存从 9 月底的 210 万吨骤降至 10 月 15 日的 87 万吨,形成 “产地收紧、港口缺库” 的双重约束。某中型镁企负责人透露,动力煤每涨 100 元 / 吨,吨镁成本将增加约 800 元,当前煤价上涨已使部分企业逼近成本线,降价出货意愿显著减弱,客观上形成价格底部支撑。此外,作为辅助原料的白云石价格也因镁厂开工率高位运行需求增加而走强,进一步抬升冶炼成本。
新能源需求持续放量,国内外订单形成共振
下游需求的实质性回暖成为价格上行的关键拉力,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表现最为亮眼。海外市场中,宝马集团第三季度新能源车型交付 15.13 万辆,同比增长 15%;奔驰纯电车型销量环比增长 22%,高端车型对轻量化镁合金材料的需求显著提升。国内市场更有龙头企业产能扩张背书 —— 星源卓镁 4.5 亿元可转债获批,专项投向 “年产 300 万套汽车用高强度大型镁合金精密成型件项目”,瞄准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等高增长赛道,折射出下游产业对镁需求的长期看好。
国际需求的复苏进一步放大行情动能。10 月以来,天津港原镁(99.90%)FOB 美元报价已涨至 2460 美元 / 吨,德国、韩国等制造业大国进口数据改善,与国内需求形成共振。此前因政策调整提前释放的出口订单在 9 月集中走货后,10 月合金出口仍保持同比增长 111.39% 的强势,印证海外对镁合金的需求韧性。
市场预期改善,情绪从观望转向补库
宏观与行业层面的积极信号共同提振市场信心。国际上,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发酵,为包括镁在内的工业金属提供了流动性支撑,降低了持有成本。国内市场中,前期因宁夏新建 20 万吨级镁合金项目投产引发的供应担忧,在成本上行与需求复苏的双重作用下逐步缓解,贸易商心态从 “谨慎抛货” 转向 “逢低补库”,带动现货市场成交活跃度提升。
龙头企业的战略布局也强化了行业预期。宝武镁业通过竞购白云岩矿保障原材料供应,星源卓镁加码产能建设,头部企业对产业链的把控能力增强,有效稳定了市场对镁价长期走势的预期。
后市展望:短期震荡企稳,长期看需求升级
短期来看,镁价有望在 1.8 万 - 1.85 万元 / 吨区间震荡企稳。成本端,大秦线检修结束后煤炭供需或迎来再平衡,但北方供暖提前启动叠加 “双拉尼娜” 冷冬预期,动力煤冬储需求仍将支撑煤价在高位运行,为镁价提供持续成本托底。需求端,“金九银十” 旺季尚未完全结束,新能源汽车四季度产销冲刺与海外补库需求仍有释放空间,有望推动镁价试探 1.85 万元压力位。
中长期而言,镁价上涨逻辑将逐步从 “成本驱动” 转向 “需求主导”。《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提出 2035 年汽车轻量化核心技术突破目标,新能源汽车单车用镁量向 25kg 迈进,低空经济 eVTOL 单机 200 公斤用镁需求加速释放,预计 2030 年镁合金市场规模将突破 850 亿元。尽管宁夏、新疆等地仍有新增产能规划,但在需求结构性增长与能源成本刚性约束下,镁价中长期回调空间有限,价格中枢有望稳步上移。
需警惕的是,若 11 月新增镁产能集中释放超出需求增速,或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不及预期,可能引发价格阶段性波动。但就当前来看,“成本托底 + 需求回暖” 的核心逻辑已初步确立,镁市企稳态势值得期待。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