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国内绿电铝报价区间为21,130-21,170元/吨,均价报21,15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90元/吨,日跌幅达0.9%。
四季度采暖季绿电供应缺口、氧化铝价格波动及国际贸易壁垒政策落地进度,将成为价格走势的核心变量。
供给端:产能刚性释放与成本分化加剧
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已逼近4,500万吨政策红线,内蒙古霍林郭勒等绿电铝示范基地的产能持续释放,叠加西南地区水电季节性回升,市场对四季度供应稳定性预期增强。但氧化铝市场呈现区域性供需错配——北方地区因产能扩张导致价格承压,南方则因电解铝产能增长维持紧平衡,吨铝成本差异扩大至500-800元。海外市场供给增量有限,印尼新增产能受电力瓶颈制约,2026年预计仅释放50万吨增量,而欧洲高能源成本延缓复产进程,进一步强化国内绿电铝的全球主导地位。
需求端:新能源场景支撑与地产链拖累并存
新能源汽车及光伏领域对高纯度绿电铝的需求保持韧性,分布式光伏装机渗透率提升带动全年需求增量超40万吨。低空经济领域,eVTOL电池对高纯度铝材需求激增,亿航智能等企业已启动供应链测试。反观传统建筑用铝,华东地区铝型材企业开工率较上月下降5个百分点,部分企业转向再生铝替代方案以降低成本。海外市场则呈现分化: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推动出口企业转向绿电铝生产,而东南亚基建项目对高强耐蚀铝材需求激增,形成新的增长极。
当前电解铝社会库存降至280万吨以下,库存消费比维持在0.6个月,较去年同期下降12%。尽管库存去化速度放缓,但现货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贸易商挺价意愿增强,下游企业采购频次明显增加。
国内《西部地区再生资源产业升级实施方案》明确2027年前建设5个再生铝示范基地,西北地区绿电熔炼项目吨铝碳排放强度较传统工艺下降30%,为行业获取溢价能力奠定基础。欧盟碳关税试点将高碳铝关税提高,倒逼出口企业加速清洁能源替代。美国对铝制品加征50%关税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7月铝材进口量下降18%,但东南亚转口贸易活跃度提升部分抵消冲击。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推动美元指数回落至102以下,大宗商品金融属性增强。国内"金九银十"旺季叠加专项债资金到位,基建项目开工率回升间接拉动工业用铝需求。但世界银行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2.4%,铝消费增速面临下行压力。地缘政治方面,几内亚雨季导致铝土矿发运量下降10%,红海航运受阻推升运输成本,供应链扰动风险加剧。
当前绿电铝价格下跌是产能释放周期与需求动能转换共振的结果。尽管短期市场面临调整压力,但行业向绿电化、高端化转型的趋势不可逆。
【仅供参考,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