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最新发布的贵金属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在供需格局收紧、投资者兴趣攀升及宏观不确定性加剧的多重因素共振下,未来一年白银表现有望超越黄金。该行不仅上调了白银长期价格预期,更给出2026年上半年可能触及60美元/盎司的乐观预判,为贵金属市场注入强心剂。
瑞银策略师Joni Teves和Bhanu Baweja在报告中明确表达了对白银的看好立场,核心逻辑围绕黄金走势展开:"主要是因为我们预计黄金在未来一年将继续创下新高。"二人进一步解释,白银与黄金之间存在的传统高贝塔值关系,意味着在贵金属板块整体获得资金流入时,白银往往能实现更大幅度的上涨,这一特性将在黄金持续走强的背景下充分显现。值得注意的是,瑞银虽强调白银短期领先优势,但并未预测其将长期保持这一地位。
报告披露的价格预测数据颇具吸引力。按实值计算,瑞银已将白银长期价格预测上调至35美元/盎司,对应长远来看的名义价值约为40美元/盎司。短期目标方面,该行设定2025年底白银目标价为53美元/盎司,2026年目标价维持55美元/盎司不变,更关键的是,预计2026年上半年白银价格"可能测试60美元/盎司",较当前价位存在显著上涨空间。这一预测与英国研究公司Metals Focus的观点形成呼应,后者同样预计白银价格将在2026年上涨至60美元/盎司。
供需端的紧平衡格局成为支撑瑞银乐观预期的重要基石。从供应端来看,全球白银矿端供应呈现收缩态势,2025年三季度全球白银矿端供应量达7000.6吨,较二季度下降1.64%,四季度预计进一步降至6887.81吨,东欧及拉美等主要产区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库存层面同样不容乐观,截至10月,全球最大的LBMA白银库存量为26255吨,显著低于海外主要白银ETF总持仓量,伦敦市场可用库存尤为紧张。Metals Focus更明确指出,白银供应链混乱导致年度供应短缺成为常态,未来需消费大幅下降才能重新平衡市场。
需求端的结构性增长与投资需求升温形成双重拉动。工业领域虽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影响,2025年白银工业消费量预计降至6.65亿盎司,同比下降2%,但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需求展现韧性,中国光伏用银需求维持稳定,印度白银进口量也将在四季度大幅提升。投资需求方面,今年以来白银ETF已流入1.87亿盎司资金,反映出投资者对滞胀、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的担忧,而瑞银认为宏观不确定性加剧将进一步推动资金涌入白银市场。
市场环境层面,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预期为贵金属市场提供了有利支撑。当前美联储处于宽松政策初期,仍有进一步降息和扩表空间,这一背景下黄金价格持续走高的可能性较大,而白银将借助与黄金的联动效应充分受益。对于近期银价出现的回调,瑞银认为仅是短期投资者获利回吐所致,并非长期前景发生变化,反而构成绝佳买入机会。
业内人士分析,瑞银的预测若能兑现,将对白银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上游矿业企业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下游光伏、电子等行业则需提前应对成本上涨压力。
本文信息源自公开研究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