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2025 年 11 月 12 日,长江综合多晶硅均价报 49500 元 / 吨,与上一交易日持平,在供应收缩与需求疲软的博弈下维持稳态;期货市场表现更为活跃,多晶硅主力 2601 合约午后探底回升,最终上涨 0.43%,反映市场对行业格局改善的预期。与此同时,产业链传导效应显现,多家硅片企业下调报价,电池片价格普遍下跌,多空博弈在全产业链蔓延。
一、现货持平核心逻辑:供应收缩与需求疲软的精准对冲
供应端:川滇停产 + 产能整合托底价格川滇地区因枯水期电价上涨,32 万吨年产能全面停产,占国内总产能的 9.14%,直接导致 11 月多晶硅预计产量降至 12 万吨左右,环比 10 月大幅下滑 15% 以上。叠加协鑫、通威等 11 家龙头企业推进产能整合,计划淘汰 100 万吨落后产能,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有所缓解,支撑现货价格企稳。
需求端:下游降价 + 订单减少压制涨幅产业链下游呈现疲软态势,11 月 12 日最新数据显示,N 型 183 硅片价格降至 1.27 元 / 片,降幅 2.31%;M10L 单晶 TOPCon 电池片价格跌至 0.30 元 / W,环比下降 1.64%。终端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1-8 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虽达 230.61GW,但 8 月单月装机环比骤降 33%,下游企业采购意愿低迷,多采取观望策略,后续订单逐渐减少,直接压制多晶硅涨价动能。
库存平衡:短期去化与长期累库预期并存近期多笔大额签单帮助部分厂家消化库存,使得行业整体库存暂时维持稳定,但当前 25.8 万吨的库存规模仍处于高位。随着下游采购需求减弱,市场累库风险逐渐显现,而头部企业为维护价格秩序坚守报价,中小厂家零星低价成交未形成主流,最终促成现货价格持平的僵持局面。
二、期现分化关键:短期博弈与长期预期的错位
期货回升动力:政策预期与行业整合利好期货市场更聚焦长期逻辑,产能整合方案落地后,行业 CR5 有望提升至 90% 以上,供需失衡格局将逐步改善。同时,市场预期后续收储政策可能跟进,叠加西南减产的实质性影响将持续至明年 4 月,长期供应收缩逻辑支撑多头信心,推动期货午后反弹。
现货承压根源:产业链需求传导滞后现货市场直接受终端需求拖累,组件库存高达 35GW,10 月排产环比下降 21%,倒逼硅片企业缩减采购、降价去库。多晶硅企业虽有减产支撑,但面对下游议价能力提升,难以单方面提价,而成本压力又限制降价空间,最终陷入 “涨不动、跌不下” 的稳态。
三、后市展望:短期震荡为主,中长期静待需求复苏
短期走势:供应收缩与需求疲软的博弈将持续,多晶硅现货价格大概率维持 4.8-5.0 万元 / 吨区间震荡。若下游累库压力进一步传导至硅料环节,可能引发局部低价成交,但川滇停产带来的供应缺口将形成底部支撑,大幅下跌空间有限。
中长期走势:产能整合与落后产能淘汰将逐步改善行业供需结构,随着全球光伏装机需求稳步增长,以及国内户用光伏、储能等新兴场景的拓展,多晶硅需求有望逐步复苏。机构预测,若整合方案顺利落地,2026 年行业供需将趋于平衡,价格中枢或稳步上移。需警惕的风险包括终端需求复苏不及预期、产能复产超预期等因素引发的阶段性波动。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