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2026 电解铝迎高光?中金:电力瓶颈 + 铝代铜红利,铝价中枢稳了

2026 电解铝迎高光?中金:电力瓶颈 + 铝代铜红利,铝价中枢稳了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近日,中金公司发布2026年电解铝行业研究报告,明确指出明年全球电解铝市场将维持供需紧平衡格局,价格中枢呈现“先升后稳”态势,国内电解铝企业将凭借双重红利斩获丰厚盈利,行业高景气度值得期待。

近日,中金公司发布2026年电解铝行业研究报告,明确指出明年全球电解铝市场将维持供需紧平衡格局,价格中枢呈现“先升后稳”态势,国内电解铝企业将凭借双重红利斩获丰厚盈利,行业高景气度值得期待。

报告给出明确的价格预测:2026年四个季度电解铝价中枢分别为2950美元/吨、3100美元/吨、3000美元/吨、2900美元/吨,二季度将迎来全年价格峰值。这一预判背后,是供需两端的结构性矛盾与产业红利的叠加共振。

供需紧平衡成定局:上游宽松难改电解铝供给瓶颈

供给端呈现“上游松、下游紧”的分化格局。中金指出,2026年电解铝上游原材料铝土矿与氧化铝供给将趋于宽松,原材料端对行业的成本压制有望逐步缓解。但作为产业链核心的电解铝环节,将面临全球供给增速仅1.5%的刚性约束,成为供需平衡的关键矛盾点。

供给受限的核心症结在于海外电力约束。当前海外电解铝产能扩张与存量生产均高度依赖稳定电力供给,而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期的电力供需紧张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部分欧美地区甚至因AI产业投资加剧电力缺口,对超过400万吨存量电解铝产能构成挤出威胁。与此同时,国内电解铝产能已处于高位运行状态,据中信建投同期研报数据,国内电解铝产能利用率已达101.2%,进一步增产空间有限,全球供给端整体呈现“弹性不足”特征。

需求端的稳步增长则为紧平衡格局“添砖加瓦”。中金特别强调“铝代”需求的崛起成为重要增长引擎,在电力传输、新能源等领域,铝凭借成本优势与性能适配性,对铜的替代效应持续释放。叠加传统制造业复苏与新兴产业扩张的双重驱动,全球电解铝需求增速将稳步高于供给增速,供需缺口支撑价格中枢上移。

国内企业迎盈利盛宴:双重红利筑牢利润壁垒

在上述价格与供需格局下,国内电解铝企业将成为最大受益群体。中金测算,按照2026年铝价中枢水平,国内电解铝企业有望维持5000元/吨以上的丰厚利润,盈利能力处于行业历史较好水平。

企业盈利的核心支撑来自“铝代铜需求红利”与“电力成本优势红利”的双重加持。一方面,“铝代铜”趋势带来的需求增量,为国内企业打开产能消化空间,尤其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高端应用领域,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将进一步优化盈利结构;另一方面,相较于海外受电力约束的产能,国内电解铝企业依托相对稳定的电力供应体系,在成本端形成显著竞争优势,即便部分新兴产区试图通过可再生能源降低电力成本,但短期内难以撼动国内企业的盈利壁垒。

从行业格局看,头部企业将更易捕获红利。国内电解铝龙头企业凭借规模化生产、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在原材料采购与电力成本控制上的优势更为突出,有望在行业高景气周期中实现利润与市场份额的双重提升。

后市展望:紧平衡格局难逆转,价格弹性值得关注

中金表示,2026年电解铝行业“供给刚性、需求韧性”的特征将持续凸显,供需紧平衡格局难以逆转。若海外电力约束超预期或“铝代铜”需求加速释放,铝价存在突破季度中枢预测的上行弹性。

行业机构普遍认同这一判断,中信建投同期研报亦指出,当前全球电解铝平衡建立在产能满负荷运行基础上,供给端稍有扰动便可能引发供不应求,价格具备“易涨难跌”的基础。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