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找矿 35 处 + 绿矿 189 座!甘肃 “十四五” 矿产勘查大丰收,资源环保协同发展

找矿 35 处 + 绿矿 189 座!甘肃 “十四五” 矿产勘查大丰收,资源环保协同发展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从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专场获悉,“十四五”期间该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成效斐然,累计新发现泾川特大型铀矿、玉门大型金矿等大中型矿产地35处,同时建成189座绿色矿山筑牢生态屏障,成功走出一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同共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11月20日,从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专场获悉,“十四五”期间该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成效斐然,累计新发现泾川特大型铀矿、玉门大型金矿等大中型矿产地35处,同时建成189座绿色矿山筑牢生态屏障,成功走出一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同共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资源家底厚实 战略投入筑牢突破根基

作为全国闻名的“有色金属之乡”,甘肃地域辽阔、矿产禀赋得天独厚。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51种,查明资源储量的达105种,其中镍、钴等12种矿产资源储量稳居全国前列,为矿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甘肃作为国家向西开放的枢纽节点和西部重要能源资源基地,始终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置于战略高度。

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尚晓龙在发布会上介绍,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该省精准聚焦重要成矿区带、矿山深边部及国家战略性矿产、省内优势矿产,累计投入勘查资金47.1亿元,通过统筹推进基础地质调查与地勘基金项目,为找矿突破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围绕国家所需、甘肃所能、发展所盼、市场所求,持续深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改革,推动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尚晓龙表示。

找矿成果丰硕 典型矿产地赋能产业发展

在精准投入与科学布局下,甘肃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实质性进展,一系列重大发现接踵而至。其中,泾川特大型铀矿的探明填补了区域战略性矿产资源的重要储备空白;玉门红泉超40吨大型金矿新增资源量相当于两个大型金矿规模,进一步强化了甘肃在黄金矿产领域的资源优势;平凉7亿吨级冶镁白云岩矿则为全省镁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核心资源支撑。

据统计,“十四五”期间全省新发现的35处大中型矿产地涵盖铀、金、煤、钒、钨多金属、冶镁白云岩等多个品类,不仅丰富了矿产资源储备体系,更精准对接了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以平凉冶镁白云岩矿为例,其大规模储量将有效降低区域镁基产业原材料成本,助力打造特色新材料产业集群。

绿色发展先行 筑牢生态与资源共生屏障

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高歌猛进的同时,甘肃始终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双向奔赴”。该省全面实施绿色勘查理念,通过优化勘查工艺、减少地表扰动等方式,最大限度降低勘查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推动自然保护地内矿业权应退尽退,明确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及国家公园外延1公里范围、黄河干流及一级支流重点生态功能区原则上不再审批新设露天矿山。

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甘肃制定发布《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印发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建设工作,目前已建成189座绿色矿山,形成了“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治理法治化、矿区容貌生态化”的发展模式。这种“边开发、边保护”的理念,让矿产资源开发既保障了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又守护了西部生态屏障。

展望未来,尚晓龙表示,甘肃将持续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大勘查开发力度、增强资源储备能力、提升保障水平,在守护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持续推动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为国家战略实施和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甘肃力量。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