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至18日,长江地区1#镁现货报价经历V型反转:14日均价17900元/吨持平,15日跌至17800元,16日续跌至17700元,17日强势回升至17900元,18日进一步上行至18000元/吨,周内振幅达300元。市场在政策驱动与供需再平衡中完成筑底修复。
上半周价格承压主要受制于出口端双重挤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实施后,欧洲采购商对每吨镁产品额外征收约120欧元环境成本,导致传统出口订单同比缩减15%。叠加美国反倾销税引发的东南亚转口贸易成本增加,部分依赖灰色渠道的出口商被迫暂停操作。国内需求则受制于车企去库存周期,镁合金采购量仅维持基础用量,建筑模板等传统领域需求持续萎缩。
新兴需求成为市场破局关键。东南亚市场对镁合金压铸件的采购量周内增长25%,主要应用于摩托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国内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持续释放,某头部电池企业新增镁合金电池托盘订单800吨,相当于主产区日均产量的12%。技术突破方面,清华大学研发的新型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通过中试验证,使镁材耐腐蚀性能提升3倍,有望打开海洋工程装备新应用场景。
展望后市,镁价或维持17500-18500元/吨区间震荡。5月检修季临近叠加环保常态化,西北主产区产能释放受限,但需警惕再生镁替代加速对原生镁需求的冲击。
二季度基建项目开工潮与东南亚出口渠道优化将成为价格突破的关键变量,建议重点关注兰炭环保限产政策变动及欧盟碳关税实施细则落地进度。
本文基于市场信息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实际操作需结合实时动态审慎决策。长江有色金属网电话:0592-566883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