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是以镁为基底,添加铝、锌等元素形成的轻量化合金,密度仅1.8g/cm³(比铝轻约1/3),兼具高比强度、导热性、消震性及电磁屏蔽能力,被誉为“21世纪绿色金属”。
应用场景多元化
汽车工业:新能源汽车核心减重材料,用于方向盘、电池包壳体等部件。汽车减重10%可降低能耗6%-8%、减少排放5%-6%,比亚迪、特斯拉等车型已大规模应用。
航空航天:机身框架、卫星结构件的关键材料,凭借低密度与高抗冲击性提升飞行器性能。
消费电子:凭借导热性与电磁屏蔽特性,用于笔记本、手机外壳(如华为、三星旗舰机型铰链),推动产品轻薄化。
价格走势趋势:
截至2025年8月12日,长江有色金属网获悉,长江综合市场AM60B镁合金现货均价19700元/吨(区间19400-2000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100,呈现震荡上行趋势。具体分析如下:
宏观变量交织下,镁合金走势正站在“短期缓和”与“中期变数”的交汇点,中美关税休战90天暂缓出口成本压力,但技术壁垒与产业链竞争暗涌;美元流动性宽松托底价格弹性,却需警惕美联储政策反复;国内政策托底释放复苏信号(新能源、航空等领域需求提速),但房地产链疲软与传统领域需求分化犹存。短期看,压力趋缓提供支撑;中期看,变量交织待明,需关注美CPI落地、欧盟碳关税及再生镁产能爬坡等关键节点。
供应端现状:中国产能占全球80%以上(陕西、山西为主产区),受环保限产与能耗双控限制,原镁增速放缓;2025年受亏损影响,部分企业延迟复产,产能出清加速,但整体仍处于供应过剩状态。
需求端现状:传统领域(房地产、基建)需求疲软,新兴赛道成核心引擎,钢铁脱硫、海绵钛等传统应用需求显著下滑,钢铁脱硫需求同比减少,海绵钛需求下降,对镁合金的传统支撑大幅减弱。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需求增速较快,但当前增量规模仍不足以消化过剩产能,需求总量缺口明显,消费电子高端机型应用持续增加。
消费与产业链驱动
消费者对轻量化、环保及高性能的需求倒逼下游企业加大镁合金应用。产业链上游依托中国40%全球占比的白云石矿资源,中游技术优化,下游拓展至医疗、机器人等领域,生态日益完善。
价格与未来展望
短期看,镁合金价格将维持高位震荡:环保与产能结构下供应增量受限,新兴需求强劲,叠加动力煤、稀土等成本上涨支撑;长期看,镁合金在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推动下,将深度驱动多行业变革,成为材料市场的核心力量。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