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现象:锂盐价格全线上涨,情绪与政策共振
8月12日,长江综合数据显示,国内锂盐市场出现显著反弹:
电池级碳酸锂(99.5%):均价79,050元/吨,单日涨2,500元/吨;
工业级碳酸锂(99.2%):均价77,400元/吨,单日涨2,500元/吨;
电池级氢氧化锂:均价70,100元/吨,单日涨2,000元/吨;
工业级氢氧化锂:均价64,700元/吨,单日涨2,000元/吨。
此次上涨与宁德时代宜春锂矿停产消息直接相关,但业内对供给收缩的实际影响存在分歧。
广期所市场的碳酸锂主力2511合约早盘高开上涨。午后13:30分复盘,延续早盘偏强走势,盘面涨势强劲。13:47分最新价报87380元/吨,上涨6480元,涨幅8.01%;驱动逻辑,宁德时代枧下窝矿停产引发市场对供应收缩的强预期,叠加期货市场逼空情绪发酵,价格快速攀升。
二、事件核心:宁德时代停产的实质影响
1、停产规模、时间线及影响
产能占比:枧下窝矿月产碳酸锂约1万吨LCE,占国内供应量12%,占全球锂资源供应的1.2%;
停产周期:采矿证续期需完成矿种变更(陶瓷土转锂云母矿)的储量核实,预计至少停产3个月,但年内复产可能性较低。
短期影响:若停产持续至9月,8-9月国内碳酸锂供应将减少约2万吨LCE,或缓解当前库存压力(当前社会库存约12万吨LCE)。
长期视角:宁德时代作为行业龙头,其停产可能引发市场对其他锂云母矿的停产预期。宜春市已要求8家涉锂矿山企业于9月30日前完成矿种变更储量核实,若后续监管趋严,供给收缩预期或进一步强化。
2、供给替代潜力
海外增量:澳大利亚、非洲锂矿项目产能释放(如Greenbushes、Arcadia矿山)将部分对冲国内减量,2025年全球锂资源供给增速仍预计达15%(CRU预测)。
国内补充:青海盐湖提锂企业加速办理矿证续期,藏格矿业、盐湖股份产能或于9月释放。
3、需求端:政策催化与现实压力并存
正向驱动:
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延续,7月动力电池装车量55.9GWh(同比+34.3%),9-10月“金九银十”备货启动;
储能领域订单增长(2025年全球储能锂电需求预计达500GWh),支撑高端锂盐需求。
现实压力:
终端车企价格战传导至电池环节,动力电池厂商压价意愿强烈,锂盐企业利润空间受挤压;
碳酸锂现货市场成交低迷,下游“买涨不买跌”心态抑制补库节奏。
三、价格逻辑:情绪推动短期反弹,长期仍需观察
1、短期情绪主导:
宁德时代停产触发供给收缩预期,叠加期货市场空头回补,推动价格技术性反弹;
锂云母矿成本线(约7万元/吨)构成价格支撑,当前均价已接近成本中枢。
2、长期矛盾未解:
供给过剩格局:全球产能:2025年全球锂供应量148万吨LCE,过剩12.5万吨,宁德时代停产仅减少全球供应0.67%;
成本支撑弱化:外购锂云母提锂成本已降至7.6万元/吨,低于当前现货价,刺激复产。
政策不确定性:“反内卷”政策或限制产能无序扩张,但地方保护主义可能延缓落后产能出清。
四、多空博弈:政策、资金与产业链的角力
1、政策风险升级
合规审查趋严:宜春8家涉锂矿山需在9月30日前完成储量核实,若全面执行或影响18.5万吨LCE年产能(占全球12.5%);
行业自律倡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呼吁抵制恶性竞争,或延缓产能释放节奏。
2、资金博弈焦点
期货逼空:广期所碳酸锂仓单仅1.88万吨,虚实盘比达10:1,多头借停产消息拉高价格;
现货倒挂:即期生产利润仍倒挂1,200元/吨,下游采购以长单为主,现货流动性不足。
3、产业链分歧
上游挺价:江西锂云母企业惜售,报价上调至8万元/吨以上;
下游抵触:正极材料厂暂缓补库,观望情绪浓厚,部分企业转向回收锂盐。
五、投资策略:关注供需边际变化,警惕情绪退潮
短期操作:若其他锂云母矿停产预期落地,可博弈价格反弹至8.5万元/吨区间;
长期配置:优先布局成本优势显著的企业(如自有矿企业),以及深加工产品(氢氧化锂)占比高的龙头;
风险提示:海外锂矿加速放量、新能源汽车需求不及预期、政策执行力度弱于预期。
总结,宁德时代枧下窝矿停产是当前锂价波动的“催化剂”,但难以扭转全球锂资源过剩的根本格局。短期市场受情绪与资金驱动或延续强势,但中长期需警惕供给端边际改善与库存去化缓慢的双重压力。产业链企业需理性应对政策扰动,避免盲目追涨杀跌。
(注:本文分析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据此操作风险自担。)长江有色金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