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机构信任危机:美国例外论的裂痕加深
特朗普政府对美国独立机构的攻击,正在动摇其“例外论”的基石。8月1日,特朗普以“数据造假”为由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麦肯塔弗,指控其在大选前“人为抬高就业数据”,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数据可信度的广泛质疑。这一事件与2024年大选期间特朗普对美联储的持续施压形成呼应——通过提名亲信、干预政策,美国政府的独立性正遭受系统性挑战。
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等四位前主席联合发声,强调“独立性是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软件基础”。然而,特朗普提名的新理事库格勒等鸽派势力可能加速美联储政策转向,进一步削弱市场对机构中立性的信心。数据可信度与政策透明度的双重打击,已导致投资者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美国资产估值面临压力。
金属市场:政策波动与供需博弈
铜市场:关税冲击与供应链危机
特朗普7月宣布对铜进口征收50%关税,远超市场预期,引发COMEX铜价单日暴涨9.63%。但7月30日其签署行政令调整政策:自8月1日起对铜管、铜线等半成品及铜密集型制成品加征50%关税,同时豁免铜矿石、精矿、阴极铜等原材料。这一“缩水版”关税令美铜从高位回落。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随之警觉:普华永道报告指出,到2035年,干旱导致的铜供应中断可能影响全球32%的半导体产能。作为芯片制造关键材料,铜的短缺将直接冲击半导体产业,而替代材料尚未成熟。
中国冶炼企业通过消耗库存及政府"以旧换新"政策回收的废铜,有效弥补了铜精矿进口增速(上半年6.4%)与全球矿产量增速(0.3%-0.87%)之间的缺口。中国铜企如楚江新材通过套期保值对冲风险,但全球铜库存向美国转移的趋势仍存。据知情人士透露,高盛集团销售人员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关税政策前一日,曾建议对冲基金客户押注美铜大幅上涨,但该决策最终导致铜价创下史上最大跌幅。高盛的误判凸显此次关税声明几乎让整个铜市场措手不及,另有知情人士称,多个对冲基金及包括高盛在内的银行交易部门均在周三价格暴跌中蒙受损失,该跌幅为1988年美国铜合约有记录以来最大跌幅的两倍。但高盛仍上调2025年LME铜价预测至9890美元/吨,同时警告"美铜溢价"可能推高非美市场成本。
军工金属:地缘冲突下的需求爆发
8月5日,军工板块延续上涨行情,长城军工封板,北方长龙涨超8%,双双刷新历史新高!政策端,“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推动国防科技工业投入;地缘端,全球军费开支因局势动荡攀升。钛合金(战机核心材料)、钨合金(穿甲弹关键材料)需求随装备升级激增,锂能源在军用设备中的战略地位凸显。
稀有金属:供需失衡与技术替代
稀有金属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钨合金因高性能弹药升级需求增长,而锂、钴等新能源金属受电动汽车扩张拉动。但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抑制了部分投资,企业更倾向通过套期保值锁定成本。
黄金:避险天堂与经济不确定性
在全球政策动荡与地缘风险升温背景下,黄金价格2025年上半年大涨25%,逼近历史高点。世界银行预测,2025年金价同比或涨35%,花旗银行预测在未来三个月黄金价格将从3300美元/盎司上调至3500美元/盎司,并将预期交易区间调整为3300-3600美元。此外,各国央行持续购金,反映对美元体系的不信任加剧。
未来展望:信任修复与市场韧性
特朗普的“帝王式执政”虽在短期内强化了政策执行力,却以牺牲制度信誉为代价。若独立机构数据失真与政策干预成为常态,全球资本市场将被迫重构风险定价模型。
金属市场关键变量:
•铜:关注美国232调查进展及全球库存虹吸效应。
•军工金属:政策倾斜与地缘冲突持续推动需求。
•黄金:地缘政治与美元信用是主要驱动因素。
结语:
当“数据真实性”与“机构独立性”成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全球市场的信任基础正被重塑。在这场信任危机中,金属市场既是风险的承受者,也是政策转向的晴雨表。未来,唯有重建制度权威与数据透明,方能避免全球经济滑向“至暗时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