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走势:现货坚挺与期货分化的背后
今日长江现货市场1#锡报价269,500–271,500元/吨,站稳27万元/吨关口,较前日上涨750元/吨,延续近期震荡上行趋势。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沪锡期货主力2510合约9月9日收盘报270230元/吨,单日下跌890元/吨。这一分化凸显出期货市场对宏观情绪及短期资金波动的敏感性,而现货市场则更聚焦于供需基本面的刚性支撑。
宏观面:美国8月非农就业数据疲软,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预期升温,美元震荡走弱,提振基本金属反弹修复,但关税不确定性及地缘紧张局势引发避险需求高涨,多头获利了结,资金聚焦即将公布的美国CPI数据之上,市场谨慎观望,本交易日锡价窄幅震荡。
供应端:作为全球第三大锡矿产地,缅甸佤邦地区虽逐步复产,受雨季运输阻碍及复产节奏偏慢影响,实际出矿量显著低于预期,今年3月,刚果(金)Bisie锡矿因政局动荡意外停产,若停产持续至年底,将进一步加剧全球供应短缺。供需缺口扩大,两大主产区供应受阻导致2025年全球锡供应缺口预计远超年初市场预期,成为支撑价格的核心矛盾。
需求端:传统消费领域(如焊料、家电)需求疲软,下游采购谨慎,高价抑制实际消费。新兴领域(如AI算力、光伏)虽有一定拉动,但规模尚小,难以弥补传统领域消费下滑缺口。
产业链上下游
上游资源高度集中
全球锡资源呈现“三极垄断”(中国、印尼、缅甸占比超50%),中国锡矿产量占全球23.4%。缅甸供应收缩导致中国锡精矿进口量下降,冶炼企业被迫寻求非洲、南美等替代来源,但新矿品位低、成本高,短期难补缺口。
2.中游冶炼承压
国内精炼锡产量同比微降,加工费低迷压缩冶炼利润。头部企业如锡业股份坦言“原料供应增量有限”,行业进入“成本定底线,需求定波动”阶段。
3.下游需求结构性升级
•光伏领域:SMBB多主栅技术推广推动单位耗锡量增长15%,2025年全球光伏用锡预计突破4万吨。
•AI算力革命:芯片封装环节年耗锡量预计超2万吨,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成为新变量。
•新能源汽车:单车用锡量从1.2kg提升至2.8kg,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用锡需求达3.5万吨。
短期展望:强现实与强预期共振
当前宏观面不确定性及锡供紧需弱下,预计短期锡价或偏强震荡,价格可能企稳27万元/吨附近止跌修复;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