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亚欧时段,现货黄金在4000美元关口上演“六次冲击未果”的戏剧性行情——价格短暂站上高位后迅速回落,北京时间17:02现货黄金最新价报40011.350美元/盎司,日跌0.33%,10月涨幅收窄至4%。这场“冰火交织”的波动背后,是中美贸易缓和、ETF资金出逃、央行策略分化等多重力量的激烈碰撞。
	避险退潮与资金出逃的双重压力
	中美贸易磋商取得实质进展,直接削弱了黄金的避险需求。作为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黄金ETF(GLD)创纪录的资金流出,成为压垮金价的“最后一根稻草”——10月以美元计的金价涨幅从高位回落至4%,较此前超50%的年涨幅明显“降温”。世界黄金协会在报告中指出,9月金价主升浪中“错失恐惧(FOMO)情绪”曾推动避险资金疯狂涌入,但随着地缘政治风险溢价边际递减,这种情绪正在消退。
	央行策略分化与市场投机降温
	全球央行对黄金的态度出现显著分歧。部分国家央行官员开始考虑出售“过量”黄金储备,澳大利亚VT Markets数据显示,全球央行购金速度已明显放缓,部分国家甚至暂停购金。这一转变与近期金价高位震荡密切相关——当价格突破4400美元后,市场投机情绪升温,多家银行迅速上调积存金起购金额,如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等,起购门槛最高涨幅近20%,直接反映了市场对过度投机的警惕。
	技术面博弈与机构长期乐观
	技术面上,金价在3973.58美元支撑位附近展开反弹,若持续站稳则有望挑战4100美元压力位,否则可能回踩3886.51美元低点。伦敦金银市场协会年度会议上,高管们特别关注到白银市场的异常波动——美国白银精炼商正紧急将零售银条重铸为批发标准银条,以应对零售端集中抛售压力,这侧面印证了市场避险情绪的复杂性。
	尽管短期波动加剧,但机构对黄金长期走势仍持乐观态度。大华银行最新报告指出,各国央行的持续配置需求、投资者通过ETF等渠道的买入行为,以及“去美元化”背景下的避险多元化需求,仍是金价的核心支撑。该机构已将2025-2026年金价预测上调100美元/盎司,其中2026年第三季度目标价达4300美元/盎司。
	多空博弈下的“黄金时间”
	当前,黄金市场正处于“避险退潮”与“央行购金”的博弈关键期。短期来看,中美经贸进展、美联储政策路径、地缘政治风险仍将是主要变量;长期而言,全球央行购金趋势、美元走势、通胀预期等结构性因素将决定金价方向。对于投资者而言,在波动加剧的市场中,需警惕短期投机风险,同时关注央行策略变化与长期驱动因素的演进——毕竟,在“去美元化”的大潮中,黄金的“避险硬通货”地位依然难以动摇。
	免责声明:本文分析基于公开市场数据及权威机构报告,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