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现货镍价走势分析:国庆假期后镍价呈现 “冲高回落、震荡调整” 的态势。
节后首日(10月9日)大涨:长江现货1#镍均价报124050元/吨,较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大幅上涨了1650元/吨。首日的大涨符合典型的“假期补涨”行情,主要是对长假期间可能走强的国际镍价(LME镍)和乐观宏观情绪的集中反应。
次日(10月10日)上涨乏力,迅速回调:长江现货1#镍均价报123950元/吨,下跌100元/吨。这表明首日的上涨动力未能持续,市场遭遇阻力,获利盘了结或需求跟进不足,导致价格小幅回调。
宏观因素
长假期间,国内旨在提振内需的文旅与基建新政,不仅夯实了短期需求基础,更强化了新能源与高端制造对关键金属的中长期需求主线;海外市场美国9月ADP就业人数减少3.2万人,低于市场预期,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同时,日本选举新首相等因素加大宏观风险,市场风险偏好变化间接影响金属价格走势。国庆节后基本金属首日上涨主要受降息预期、全球经济复苏信号、地缘局势风险及政策调整等宏观因素综合影响,市场对流动性宽松和需求改善的预期推动价格上行。镍价呈现强势补涨趋势。但随着美国政府停摆已持续至第十天,关键经济数据发布机制陷入停滞,市场正面临“数据真空”下的重大考验。截至2025年10月10日,美元指数在10月1日至10月10日期间呈现震荡上行态势,累计涨幅约0.62%,至99.4附近,创下8月1日以来最高水平。同期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低,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0.52%,标普500指数下跌0.28%,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08%。美股波动加剧,反映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分歧,投资者在谨慎情绪中选择获利了结,导致周四美国三大股指集体收跌。这一风险偏好的降温也波及原油市场,国际油价当日同步下跌。而基本金属市场在流动性收紧与需求不确定性中逐步震荡,镍价呈现震荡回落。多空双方均表现谨慎,等待新的方向性指引。当前焦点转向10月28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动向、中国地产销售成色及LME库存结构性变化,这些因素将成为四季度资产定价的核心锚点。
供应端现状
全球镍市场供应维持充裕格局。国内精炼镍产量持续处于高位,同比呈现显著增长态势。印尼精炼镍产能同样快速释放,产量环比及同比均大幅提升,成为全球供应增量的主要来源。政策方面,印尼矿业管理政策出现调整,配额审批周期的缩短以及近期对非法采矿的查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原料供应端的潜在不确定性,后续需密切关注其配额审批的具体力度及执行情况。库存状况直接印证了供应宽松的局面。全球显性库存持续累积,无论海外交易所库存还是国内社会库存均呈现增加态势,高企的库存对镍价形成持续压制。
需求端现状
需求端表现整体偏弱,对镍价支撑有限。传统不锈钢领域需求疲软,行业利润状况不佳,虽处传统消费旺季,但实际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对原生镍的消费拉动作用较弱。新能源领域需求则表现出一定的韧性,但增长势头明显放缓。三元电池产业链节后多以执行长单为主,市场对后续新一轮采买订单多持观望态度,硫酸镍价格虽稳中有升,但对精炼镍的需求贡献较为平稳,未能提供额外的增长动能。
整体来看,镍市场面临“供强需弱”的基本面格局,供应过剩仍是核心矛盾。
现货市场:节前下游已备库,贸易商现货匮乏,节后首日市场以询价为主,成交清淡。
未来一周,镍市场将置身于全球宏观政策博弈与产业基本面分化的复杂格局中,多空因素激烈交锋,预计价格将维持高波动状态。
国际层面,美国联邦政府持续停摆导致关键经济数据缺失,加剧了市场对经济前景与美联储降息路径的不确定性,美元走势及全球流动性预期将成为镍价的重要波动源。同时,欧盟大幅提升钢铁进口关税的政策冲击正在重塑全球不锈钢贸易流,其对原生镍需求的间接影响不容忽视。
国内视角,政策暖风与产业现实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新能源金属需求的积极信号,央行灵活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也持续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另一方面,不锈钢行业的高库存困境仍是压制镍铁消费的现实桎梏,呈现出“新兴强、传统弱”的需求分化格局。
核心矛盾聚焦于印尼的矿业政策扰动。其配额审批周期的缩短与资质审查已引发市场对供应稳定性的担忧,但全球中长期供应过剩的预期并未发生根本扭转。
综上,镍价短期虽受情绪推动有上探动力,但上方将遭遇高库存和基本面弱现实的强阻力,预计整体延续震荡走势。伦镍核心波动区间可能在15,100-15,400 美元 / 吨(LME 现货价)(长江现货1#镍)波动区间121000-123000元/吨;投资者需紧密跟踪印尼政策执行细节、不锈钢去库进度及新能源需求兑现情况,灵活调整持仓策略。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数据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