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长江现货1#钴均价突破25.8万元/吨,单日涨幅达5000元/吨,创下年内新高。这一价格已逼近钴业上市公司预估的30万元/吨临界点。业内知情人透露,8月至9月国内钴原料将陷入短缺,价格或持续冲高。
供给端:刚果(金)禁令引发连锁反应
数据揭示断供危机:
▶刚果(金)作为全球最大钴生产国(占全球产量76%),其出口禁令延长至9月22日。
▶6月中国从刚果(金)进口钴湿法冶炼中间品仅18990吨,环比骤降60.8%,较4月峰值(52752吨)减少64%。
▶国内电解钴库存降至1950吨(较年初下降60%),硫酸钴库存3250金属吨(下降57%),部分冶炼厂因原料短缺停产。
政策与地缘双重压力:
▶刚果(金)政府通过禁令人为抬价,叠加东部矿区冲突,导致全球钴供应链中断。国内前六大钴企因原料枯竭,6月21日宣布停产,金属钴开工率不足30%。中小型企业库存仅能维持1.5个月,中间品库存从5万吨降至1万吨,7-8月若无新原料,超80%冶炼厂将停工。
需求端:高端领域逆势增长,替代技术难解近渴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分化:
▶磷酸铁锂电池凭借成本优势占据80.8%市场份额,三元锂电池占比仅19.2%,但高端车型仍依赖三元电池。
▶无钴电池技术虽成熟(如宁德时代M3P电池、蜂巢能源无钴电芯),但高端工业领域(如高温合金、军工)对钴的需求增速达10%-15%,难以被替代。
新兴领域需求爆发:
▶5G、AI、物联网等技术驱动消费电子市场增长,钴酸锂电池需求回暖。2025年全球钴消费量预计达20.02万金属吨,中国消费量12.26万金属吨,同比增长5.6%。
未来走势:短期冲高与中长期博弈
短期(7-9月):
▶禁令持续下,电解钴库存或于60天内耗尽,价格有望冲破30万元/吨。
▶若刚果(金)9月后实施出口配额制,补库难度加剧,价格或进一步上行。
中长期(2026-2027年):
▶印尼湿法镍伴生钴产能逐步释放,可能引发阶段性供应过剩,价格中枢回落至25-35万元/吨。
▶回收钴技术突破(2025年回收率达95%)将缓解供给压力,但短期难以弥补缺口。
机构观点分歧:
乐观派(如高盛)认为钴价可能突破30万元/吨;
谨慎派(如标普全球)警告无钴电池技术成熟可能使钴价长期承压,预计2025年均价在24万-26万元/吨区间震荡。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