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日产联合LiCAP攻克全固态电池工艺:干电极技术开启电动化降本新路径

日产联合LiCAP攻克全固态电池工艺:干电极技术开启电动化降本新路径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全球电动化技术竞赛再迎关键突破。8月20日,日产汽车宣布与美国干法电极技术领军企业LiCAP Technologies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聚焦全固态电池(ASSB)阴极干电极生产工艺开发,旨在通过无溶剂化技术革新,推动高性能固态电池的规模化量产与商业化落地。

全球电动化技术竞赛再迎关键突破。8月20日,日产汽车宣布与美国干法电极技术领军企业LiCAP Technologies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聚焦全固态电池(ASSB)阴极干电极生产工艺开发,旨在通过无溶剂化技术革新,推动高性能固态电池的规模化量产与商业化落地。

技术突破:干电极工艺重塑电池制造逻辑

此次合作的核心在于LiCAP独有的“Activated Dry Electrode®(ADE)”干法电极技术。与传统湿法工艺需使用有毒溶剂、经历干燥与回收环节不同,ADE技术通过卷对卷生产线直接制造自支撑正极薄膜,已实现连续500米以上的稳定生产。这一工艺不仅将制造成本降低超30%,更大幅削减环境负担,同时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与循环性能,为全固态电池的量产难题提供了关键解法。

日产方面透露,其全固态电池试点线已于2025年1月投入运营,目标在2028财年推出搭载自研固态电池的量产电动车。通过引入LiCAP的干电极技术,日产有望在保障电池高安全性与长寿命的同时,加速固态电池从实验室到量产车的跨越。

LiCAP: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技术黑马

成立于2017年的LiCAP,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是全球少数掌握无溶剂干法电极核心专利的企业之一。其300MWh级中试产线已于近期建成并启动样品交付,技术成熟度获美国能源部创新基金与加州清洁能源战略重点扶持。值得关注的是,LiCAP的客户名单正快速扩展:除日产外,韩国电池巨头SK On今年4月已与其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计划将ADE技术电极应用于下一代电池评估;而SK On同时与美国3D打印技术企业Sakuu达成协议,探索后者“Kavian”干电极工艺的量产可行性——行业技术路径多元化趋势显著。

行业启示:干电极技术成固态电池量产关键拼图

当前,全球车企与电池厂商正密集布局固态电池赛道,但高昂制造成本与复杂工艺始终是规模化瓶颈。干电极技术凭借成本、环保与性能的综合优势,被视为突破这一瓶颈的核心抓手。Sakuu近期宣布其Kavian平台已开始向客户交付干电极材料,内部测试显示其性能已比肩甚至超越传统湿法工艺,进一步验证了干法技术的商业化潜力。

业内分析指出:

日产与LiCAP的合作不仅标志着固态电池量产进程的加速,更预示着电池制造将进入“无溶剂化”新纪元。随着技术迭代与产业链协同深化,干电极工艺有望在2030年前成为主流电池企业的标配,推动电动汽车真正实现“高性能+低成本”的双重突破。

(免责声明​​:本文信息综合日产公告、LiCAP官方资料及行业公开报道整理,数据经交叉验证,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固态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