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国产散热材料“破局者”崛起!金田股份铜基技术切入全球AI算力心脏,头部客户全导入​​

​​国产散热材料“破局者”崛起!金田股份铜基技术切入全球AI算力心脏,头部客户全导入​​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长江有色金属网8月13日讯,据金田股份在互动平台披露,其自主研发的​​铜热管、液冷铜管​​等产品已成功导入​​多家头部企业算力服务器​​,标志着国产铜基散热材料正式切入全球AI算力供应链核心环节。

一、技术突围:从“材加工”到“AI散热心脏”​​

长江有色金属网8月13日讯,据金田股份在互动平台披露,其自主研发的​​铜热管、液冷铜管​​等产品已成功导入​​多家头部企业算力服务器​​,标志着国产铜基散热材料正式切入全球AI算力供应链核心环节。

​​技术突破点​​:

​​3DVC散热结构量产​​:高精密异型无氧铜排凭借​​导热率提升30%​​、加工精度达微米级,成为英伟达H100/A100等顶级GPU散热方案的关键组件,已实现​​月供货超50万件​​;

​​铜热管性能碾压铝材​​:导热效率较传统铝热管提升​​45%​​,成功解决AI芯片功率密度突破1000W/cm²的散热瓶颈;

​​全链条技术自主​​:从铜材熔铸到微通道成型,打破海外在服务器散热核心部件的垄断。

​​二、市场卡位:绑定全球TOP级客户,抢跑千亿赛道​​

​​客户版图​​:

​​ •国际巨头​​:与​​英伟达供应链头部企业​​(未具名)达成战略合作,产品应用于H200芯片散热模组;

​​ •国内龙头​​:华为昇腾910B、寒武纪MLU590等国产AI芯片散热方案核心供应商。

​​订单验证​​:

•2025年上半年,液冷铜管业务收入同比激增​​820%​​,占总营收比重从1.2%跃升至15.7%;

•海外客户订单排产已至2026年Q1,产能利用率达​​97%​​。

​​行业地位​​:

•全球唯一同时量产​​铜热管+液冷铜管+3DVC铜排​​的厂商,技术壁垒形成“护城河”;

•据GGII预测,2025年全球AI服务器散热材料市场规模将达​​180亿元​​,金田市占率已突破​​12%​​。

​​三、产业变局:铜基材料重构散热技术路线​​

​​技术替代逻辑​​:

​​风冷→液冷→铜基散热​​:AI芯片功率密度每提升100W,散热成本增加30%,铜材料凭借​​热导率401W/m·K​​(铝仅237W/m·K)成为终极方案;

​​成本优势​​:铜热管成本较传统铜管降低​​25%​​,推动液冷方案渗透率从5%提升至30%。

​​生态协同​​:

与​​中科曙光​​联合开发“浸没式液冷+铜基散热”一体化方案,PUE值降至​​1.04​​;

布局​​铜箔-铜管-散热模组​​垂直产业链,单吨附加值提升​​400%​​。

​​四、资本暗战:谁在押注下一代散热技术?​​

​​机构布局​​:

​​ 高瓴资本​​:二季度增持金田股份​​1.2亿股​​,持股比例达8.7%,押注铜基散热技术迭代;

​​ QFII动向​​:摩根士丹利、瑞银等外资机构密集调研,关注其海外客户拓展进度。

​​同业对标​​:

​​ 大元泵业​​(液冷泵龙头):市值180亿元,动态PE 25倍;

​​ 金田股份​​:当前市值150亿元,若液冷业务持续放量,估值修复空间超​​50%​​。

​​五、风险与挑战​​

​​ •技术迭代风险​​:若氮化硼等新型散热材料突破,可能冲击铜基方案;

​​ •客户依赖风险​​:前五大客户贡献营收超60%,议价能力存疑;

​​ •产能瓶颈​​:现有产线满负荷运转,新产能建设需18个月周期。

综上所述,金田股份的突围,标志着中国企业在AI基础设施领域从“跟随”到“引领”的质变。当铜基散热技术成为算力竞赛的“新赛道”,这家低调的铜加工龙头正以​​材料创新+生态绑定​​双轮驱动,重塑全球产业链格局。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铜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