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镨价单日暴涨3.8万元!新能源汽车与政策红利共舞,稀土战略价值再升级

镨价单日暴涨3.8万元!新能源汽车与政策红利共舞,稀土战略价值再升级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据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2025年8月18日,长江综合金属镨均价突破73.88万元/吨,较前一交易日单日上涨3.88万元,创下年内最大单日涨幅;氧化镨均价同步上涨2.63万元至58.88万元/吨。镨,这一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的战略金属,正经历一场由供需失衡、政策调控与资本推动共同引发的价格狂潮。

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2025年8月18日,长江综合金属镨均价突破73.88万元/吨,较前一交易日单日上涨3.88万元,创下年内最大单日涨幅;氧化镨均价同步上涨2.63万元至58.88万元/吨。镨,这一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的战略金属,正经历一场由供需失衡、政策调控与资本推动共同引发的价格狂潮。

一、供应端:政策严控叠加环保限产,资源稀缺性凸显

开采指标收紧,全球资源集中度提升

2025年,自然资源部首次将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定为18万吨(REO计),较2024年17.4万吨基准线增长3.4%。这一增速延续了近年来“稳总量、调结构”的调控基调,但结构优化特征更为显著:轻稀土(岩矿型)占比提升至85%(约15.3万吨),重点保障镨钕等中重稀土元素供应;重稀土(离子型)严格控制在15%以内(约2.7万吨),凸显对镝、等稀缺资源的保护。

矿山品位持续下滑,原料供给刚性收缩,市场供应紧张程度不断加剧。7月初,江西、湖南启动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多家企业因废水排放不达标被要求限产整改。这一举措直接导致国内镨精矿开工率降至35%,周产量减少约200吨,市场现货库存降至15天以内,部分厂商甚至出现“断货”现象。

进口受限,国际供应紧张

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将钨列为“极度重要”战略资源,伦敦期钨库存仅1500吨,创近三年新低,低库存状态成为价格坚挺的核心支撑。国内钨矿原矿平均品位从2024年的0.42%降至0.28%,高品位黑钨矿近乎枯竭,开采成本攀升至10万元/吨以上,叠加进口矿溢价扩大,进一步推高价格。

二、需求端:新能源汽车订单爆发+新兴领域崛起,需求激增

新能源汽车领域: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2025年7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20%,每辆纯电动车消耗钕铁硼5-10kg,每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消耗2-3kg。据测算,单个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钕铁硼用量可达2kg,远超传统汽车电机。2025年1-7月风电领域镨消费量同比增长仅8%,但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激增,成为镨消费的主要增长点。

新兴领域:人形机器人与低空经济成新引擎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马斯克4月时曾表示,特斯拉“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生产受到了彼时中国对稀土磁体出口限制的影响,特斯拉正在与北京方面合作,以获得使用稀土磁体的出口许可证。中信建投数据显示,人形机器人单台用稀土永磁超过2kg,不亚于一辆新能源汽车用量。

在低空经济领域,多家稀土磁材企业已表示,高性能钕铁硼磁体可用于低空经济领域产品,包括无人机及飞行汽车等,主要应用部分包括动力系统中的电机及推进器、传感器,部分飞行器会采用稀土合金的机翼结构来提升材料的强度及耐腐蚀性。券商认为,随着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持续扩张,稀土磁材的另一需求增长点将逐步打开。

三、政策与资本:出口管制推高国际价格,资本加剧波动

出口管制强化市场垄断

2025年2月中国对钨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导致欧洲APT价格飙升至29.15-30.74万元/吨,远高于国内价格。这一举措使得海外市场对钨的争夺更加激烈,进一步推高了国际钨价。同时,中国持续收紧稀土出口许可管理,要求含重稀土元素的产品必须通过两用物项审批,此举既保障资源战略安全,也促使海外买家转向国内合规渠道采购。

资本介入推高市场情绪

镨企普遍看好后市,持货商惜售情绪浓厚,低价货源难觅。大企业长单报价持续上调,但终端消费受高温天气影响需求减弱,价格传导存在滞后性。废钨价格年内上涨30%,部分囤货商惜售,加剧市场紧张情绪。资本的介入使得市场供需关系更加复杂,价格波动也更加频繁和剧烈。8月18日,稀土永磁概念震荡走高,华宏科技2连板,北方稀土、奔朗新材、龙磁科技、盛和资源、中国稀土涨幅靠前。

四、后市展望:短期坚挺,长期需关注替代风险

短期(1-3个月):价格或继续冲高

高盛预测三季度镨粉价格可能突破80万元/吨。但需警惕消费电子需求季节性回落风险——三季度为传统淡季,若苹果、三星等品牌备货不及预期,可能抑制价格上涨。

长期:需警惕技术替代与供应变化

技术替代风险:日本住友电工已开发出钨基复合材料,在保持硬度的同时降低30%钨用量;若再生钨技术普及率超过40%,原生钨需求可能下降25%。

全球供应变化:刚果(金)等新矿投产或缓解供应紧张,但地缘政治风险仍存,企业需建立多元化供应体系。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