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从无人问津到全球市场焦点,新能源产业崛起是核心推手。当前镍价如何波动?产业链各环节如何升级?
今日价格现状:价格震荡,供需博弈加剧
2025年8月18日,据长江有色金属网获悉,长江现货市场1#镍均价121750元/吨(区间12.07万-12.28万),较前一日价格下跌100元,近期波动频繁,反映供需两端复杂博弈。
宏观面:美国7月PPI数据超预期——同比3.3%、环比0.9%均高于市场预测,核心PPI同步走强,直接削弱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美元重获避险青睐,资金情绪扰动下大宗商品集体承压,油价因需求疲软走弱,有色金属陷入震荡,镍价亦在宏观迷雾中面临方向抉择。更棘手的是,下半年关税政策调整的仍受关注,叠加8月21-23日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的政策风向即将揭晓,就业韧性、PMI韧性、美联储态度与地缘博弈的多重变量交织,将镍价推向波动率放大的“关键隘口”,本交易日周初效应镍价弱势震荡。
供应端:印尼主导,多因素扰动
全球镍供应中,印尼凭借资源优势占据核心地位(储量与产量占比持续攀升),但二季度受苏拉威西、哈马黑等地雨季影响,采矿运输受阻,供应收紧;菲律宾预计结束,镍矿供应宽松,但镍矿价格仍旧保持坚挺。冶炼环节,精炼镍上半年过剩压力仍存;镍铁(NPI)受利润压制与不锈钢需求疲软影响,供应温和回落;硫酸镍维持“以销定产”,因上半年电池用镍需求降9.7%,全年活跃度受限。
需求端:两大领域分化,新能源增长乏力
镍需求集中于不锈钢(占比超70%)与新能源电池。不锈钢受房地产低迷、基建修复慢拖累,终端需求疲软、库存高企,钢厂亏损扩大并减产;新能源领域,三元电池因磷酸铁锂成本优势被挤压,虽三元材料产量增加、高镍材料占比50%,但整体需求增长乏力。唯一亮点是固态电池若量产,或提升高镍、超高镍材料耗镍量,打开新增长空间。
消费端:观望情绪浓厚,交投清淡
下游企业因市场不确定性加剧,普遍采取“逢低按需采购”策略,不锈钢与新能源领域低迷进一步削弱镍价反弹动力。
新技术驱动产业链升级
冶炼革新:传统高能耗、高污染工艺正被替代。如金川集团复合式侧吹熔炼系统,集成三种火法工艺,投料量30吨/小时,效率、能耗、排放指标国际领先;生物冶金(微生物浸出)因低成本、环保优势,或成未来主流。
电池突围:固态电池量产将重塑镍需求——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特性,推动高镍材料用量激增;氢燃料电池虽当前镍应用有限,但镍基催化剂等技术演进或开辟新场景。
回收赋能:资源稀缺与环保压力下,废旧电池、不锈钢回收技术提速。高效提取镍钴等金属的回收工艺已落地,规模化应用后将降低原生矿依赖,助力产业链绿色循环。
短期预测:震荡寻底,政策扰动存变数
短期镍价难言乐观:供应端雨季结束后,三季度镍矿或季节性放量,价格松动;需求端不锈钢、新能源暂无改善,缺乏支撑。但印尼、菲律宾为增收可能出台政策(如出口限制),或引发阶段性上涨。预计短期镍价或在12万-12.1万元/吨区间震荡寻底。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