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内蒙古科技"突围":全球首套火储一体化全固态电池系统落地呼伦贝尔

内蒙古科技"突围":全球首套火储一体化全固态电池系统落地呼伦贝尔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呼伦贝尔讯 9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重大专项——"高安全长寿命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储能应用研究"项目在呼伦贝尔市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华能伊敏煤电公司牵头,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李泓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联合7家科研机构及企业,瞄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核心技术的战略需求。

——中科院团队领衔攻关,6GWh半固态产线已投产

呼伦贝尔讯 9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重大专项——"高安全长寿命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储能应用研究"项目在呼伦贝尔市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华能伊敏煤电公司牵头,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李泓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联合7家科研机构及企业,瞄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核心技术的战略需求。

全球首套火储一体化系统突破在即

项目聚焦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技术瓶颈,计划三年内完成关键材料、电芯制备及宽温域储能系统开发,最终实现火电机组与固态储能的深度耦合示范。李泓团队透露,该技术将使储能系统安全性提升3个数量级,循环寿命突破10000次,能量密度达400Wh/kg以上。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创新矩阵

项目联合体涵盖"技术研发-中试转化-工程应用"全链条:

中科院物理所提供原始创新支撑,其孵化的卫蓝新能源已建成6GWh半固态电池产线(湖州基地),2025年珠海基地将投产314Ah大容量产品;

天目湖研究院聚焦钠离子电池等前沿技术,推动固态电解质规模化制备;

华能蒙东新能源依托300万千瓦风光装机,开展火储一体化工程验证;

海立电子发挥电极箔技术优势,突破固态电池关键组件国产化。

内蒙古能源革命按下加速键

项目启动后,团队将优先攻关固态电解质界面优化、干法电极制备等"卡脖子"技术。西安热工院表示,该成果可直接应用于内蒙古"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数据显示,2023年内蒙古新能源外送电量达230亿千瓦时,该项目落地后预计提升区域电网调峰能力20%以上。

行业影响与展望

业内专家指出,该项目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在固态储能领域实现从实验室到工程示范的跨越,或重塑全球储能技术竞争格局。随着2025年珠海产线全面达产,卫蓝新能源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实现GWh级固态电池量产的企业,为"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内蒙古方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全固态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