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稀土永磁凭何成新能源“刚需中的刚需”?

稀土永磁凭何成新能源“刚需中的刚需”?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在全球“双碳”战略与智能化升级驱动下,稀土永磁材料(以钕铁硼为核心)作为新能源车、风电、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正迎来历史性机遇。本文从需求确定性、产业链特征、核心材料及龙头逻辑四大维度,提炼投资主线。

在全球“双碳”战略与智能化升级驱动下,稀土永磁材料(以钕铁硼为核心)作为新能源车、风电、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正迎来历史性机遇。本文从需求确定性、产业链特征、核心材料及龙头逻辑四大维度,提炼投资主线。
需求端:三大赛道共振,高增长确定性强​
稀土永磁凭借“高磁能积、小体积、耐高温”特性,深度绑定新能源车驱动电机、风电直驱发电机、工业机器人伺服电机三大高景气赛道,5年复合增速超20%,高景气周期或将延续至2030年。
新能源汽车:核心增长引擎​
2025年上半年国内渗透率超40%,全年销量或破1000万辆;单车钕铁硼用量因电机高效化增至10-15kg(较燃油车提升20倍),预计2025年该领域需求超12万吨,未来5年复合增速超30%。
​风电:直驱化与大型化双轮拉动​
技术路线从“双馈式”向“永磁直驱、半直驱”切换,叠加风机单机容量从3MW向5MW及升级(单兆瓦磁材用量增20%),2025年需求达8-10万吨,复合增速,成第二大需求源。
​机器人:打开高端磁材新空间​
工业机器人国产化加速(2025年销量增30%至40万台),单台六轴机器人需钕铁硼0.5-1kg;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场景加码,2025年需求或破2万吨,智能化升级下弹性显著。

产业链:上游“紧平衡”,中游“强者恒强”​​,产业链分“上游开采→中游加工→下游应用”,呈现“资源掌控集中化、中游技术分化”特征。
上游:资源稀缺性强化中国主导​
国内稀土开采、冶炼配额严格管控,环保整治致非法产能清零(占比不足5%),合规企业垄断供应。全球视角,中国储量占37%、产量占超60%;海外矿企(美国MP、澳大利亚Lynas)受环保与矿山老化制约,扩产缓慢,“中国主导”格局难破。
中游:技术壁垒分化,龙头占优​
低端磁材(铁氧体)同质化严重(毛利率<15%);高性能钕铁硼(矫顽力≥2000Oe)需突破晶界扩散等技术(毛利率25%-35%),客户认证周期1-2年,头部企业优势显著。
核心材料:镨钕为基,重稀土弹性突出
稀土元素中,镨钕(占磁材70%)是需求增长主驱动;镝、(占5%)因提升耐高温性与矫顽力,在高性能电机中不可替代,虽用量少但价格弹性大。
镨钕:需求刚性,价格中枢上移​
2025年上半年氧化镨钕价格强劲反弹,主因需求增长与轻稀土指标增量有限。长期看,高端需求占比提升新能源车、机器人等领域,供需缺口或持续。
重稀土(镝、铽):供应瓶颈,弹性更高​
镝、铽主产自中国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占比超90%),环保政策限制开采(需严格生态修复),扩产缓慢。2025年虽因“晶界扩散技术”推广单吨用量略降(从5kg降至3kg),但机器人、航空等领域高矫顽力磁材需求增长,供需缺口仍达20%,成稀土板块“弹性品种”。
龙头逻辑:资源+技术+客户,三重壁垒护城河​
行业分化加剧下,具备“资源保障、技术领先、优质客户”的企业领跑。
金力永磁​:全球新能源车磁材市占率第一,绑定特斯拉、比亚迪等龙头;。
​横店东磁​:“磁材及新能源”双轮驱动,深化“磁材+光伏+锂电”协同。
​天和磁材​:高性能烧结钕铁硼龙头(产能1.3万吨),加速布局机器人关节电机磁材。
风险提示​
价格波动(政策、供需变化)、技术替代(铁氧体中低端成本优势)、贸易摩擦(出口国政策变动)。
结论​:新能源革命与智能化升级双轮驱动下,稀土永磁需求确定性高,上游资源稀缺性与中游技术壁垒支撑高盈利。建议聚焦“资源保障、技术领先、优质客户”的龙头企业,长期关注机器人、航空等新兴场景带来的高性能钕铁硼及重稀土(镝、铽)弹性机会。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稀土永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