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渗透进各个传统行业,矿业也不例外。近期,内蒙古启动的“AI找矿”科技突围项目,为矿业的未来发展勾勒出全新的图景。该项目依托“数据加知识”双引擎技术体系,致力于构建百亿级地质大模型,并上线智能预测平台,重点满足铜、铅、锌、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需求。通过整合全区多年积累的2000余份地质勘探报告数据,构建知识图谱和智能预测大模型,同时研发百亿参数级多模态大模型以及搭建智能化预测平台,优先在大兴安岭中南段等区域的战略性矿种中开展示范应用,有望彻底革新传统找矿模式。
AI在金属矿端的勘探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改变:
一、勘探效率大幅提升
传统勘探方法在内蒙古复杂地质条件和日益加大的找矿难度面前,显得力不从心,就像在黑暗中摸索。而AI技术能够快速处理和分析海量地质数据,其速度和准确性远超人力。例如,国外的KoBold Metals公司利用AI技术,成功将勘探效率提升了10倍。内蒙古的“AI找矿”项目通过智能分析,可快速锁定潜在的矿产区域,极大缩短勘探周期。
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传统勘探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实地勘测,成本高昂。AI技术的应用可降低勘探成本,KoBold Metals公司实践表明成本降低了75%。内蒙古项目通过智能分析,减少不必要的实地勘探工作,将有限资源集中在最有潜力区域,预计可为自治区新增3 - 5处找矿靶区,以较低成本实现找矿突破。
三、勘探精度显著提高
AI能有效提升找矿预测精准度。项目团队攻关的矿床知识图谱构建技术、智能找矿预测多模态大模型技术、“知识 加 数据”双驱动多尺度矿产智能预测技术等关键技术,可实现地质数据智能化提取准确率≥90%,找矿预测效率提升≥20%,成功率提升≥5%,让找矿从“碰运气”向精准定位转变。
从受益的金属板块来看:
一、铜:新能源时代的“电力血脉”
铜作为重要的工业金属,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建筑等多个领域,在新能源产业中,如电动汽车充电桩、光伏电站等建设,对铜的需求也极为庞大。内蒙古“AI找矿”项目若能在铜资源勘探上取得重大突破,将增加铜的供应量,缓解市场供需紧张局面。这对铜相关企业而言,意味着更稳定的原料供应和潜在的成本下降空间,无论是铜矿开采企业,还是铜加工企业,都将从中受益。
二、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泉”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作为动力电池关键原料的锂,需求呈井喷态势,目前锂资源供应相对紧张,价格波动较大。“AI找矿”若能发现新的锂矿资源,将为锂产业注入“强心针”。一方面,有助于稳定锂的市场价格,降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为锂矿开采企业、电池生产企业等整个产业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增强我国在全球锂产业竞争格局中的话语权。
三、铅锌:传统产业的“资源保障”
铅广泛应用于电池、化工等行业,锌在建筑、汽车等领域不可或缺。通过AI找矿提高铅锌矿勘探效率和精度,增加资源储备,可保障相关产业的稳定发展,为铅锌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更坚实的资源保障。
内蒙古“AI找矿”科技突围项目开启了矿业智能化新篇章,对金属矿端在效率、成本、精度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铜、锂、铅、锌等战略性金属板块有望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在AI技术加持下,我国矿业或将在全球资源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未来,随着该项目的成功推进,我国矿业有望引领全球矿业智能化发展潮流,为其他传统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