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锂电早报:先导智能国际专利再突破,锂电厂商竞逐低空经济电池市场

锂电早报:先导智能国际专利再突破,锂电厂商竞逐低空经济电池市场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先导智能国际专利再突破,“预压装置及卷绕机”技术夯实锂电设备龙头地位;锂电厂商竞逐低空经济电池市场,eVTOL或成(半)固态技术“试炼场” ;中创新航邯郸51GWh基地一期获批,全球化布局再提速 冲刺全球前三目标。

资讯一、先导智能国际专利再突破,“预压装置及卷绕机”技术夯实锂电设备龙头地位 

2025年10月9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正式公布先导智能(300450)国际专利申请“预压装置及卷绕机”(申请号:PCT/CN2025/085092),标志着公司在锂电池制造核心技术领域再获突破,进一步巩固其全球锂电设备龙头地位。 

该专利聚焦锂电池生产关键环节——卷绕工艺,创新点在于“预压装置”的设计应用。卷绕工艺直接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及安全性,预压装置通过精准控制卷绕过程中的材料压力,实现更均匀的紧密性与一致性,有效提升电池成品质量;同时优化材料定位与控制精度,助力生产效率提升。业内分析,该技术有望解决传统卷绕工艺中因压力不均导致的电池性能波动问题,为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电池规模化生产提供设备支撑。 

今年以来,先导智能国际专利申请量已达56项,较去年同期增长21.74%,展现强劲技术创新动能。尽管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8.27亿元(同比微降0.41%),但专利数量的逆势增长表明,其研发策略正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优先”——集中资源攻关高市场价值、高技术壁垒项目,加速技术成果向设备竞争力转化。 

全球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高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776GWh,同比增68%),推动锂电设备需求持续攀升。先导智能作为全球锂电设备市占率领先企业(据GGII数据,2024年其卷绕机等核心设备全球份额超35%),此次专利突破将进一步强化技术护城河,抢占高端设备市场。未来,随着电池技术向高能量密度、固态化演进,设备精度与工艺要求将持续提升,先导智能的技术迭代能力将成为其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资讯二、锂电厂商竞逐低空经济电池市场,eVTOL或成(半)固态技术“试炼场” 

近日,惠州亿纬锂能、中创新航、欣旺达、孚能科技等多家锂电上市公司集中披露低空经济领域电池产品进展,标志着锂电行业与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产业的协同合作迈入新阶段。

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等企业近期相继公布适配eVTOL的高能量密度电池方案,涵盖轻量化设计、高倍率充放电等核心性能优化。欣旺达透露其eVTOL电池已进入整机厂商测试环节,孚能科技则强调针对低空场景开发的电池循环寿命提升30%。 

全球eVTOL市场规模预计2035年达3000亿美元,其对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迫切;另一方面,eVTOL与(半)固态电池技术高度契合——后者的高能量密度(≥400Wh/kg)、高安全性恰好匹配低空飞行对动力的严苛要求,而eVTOL的小批量、高定制化特性,也为(半)固态电池提供了低成本验证场景。 

当前eVTOL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动力系统的能量密度与安全性不足。锂电厂商的深度参与,不仅能通过定制化电池方案直接解决这一痛点,更能借助eVTOL的实际运行数据,加速(半)固态电池的技术迭代。业内认为,这一过程或推动(半)固态电池提前1-2年实现规模化商用,为锂电产业打开“航空级”应用新空间。 

资讯三、中创新航邯郸51GWh基地一期获批,全球化布局再提速 冲刺全球前三目标 

2025年10月10日,中创新航51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邯郸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备案正式获批,标志着其全球产能扩张再落关键一子。该项目由中创新航与邯郸市政府合资公司(中创新航持股60%)实施,一期投资54亿元,达产后将年产12GWh电池,项目从签约到备案仅用4个月,彰显政企协同高效与中创新航产能布局的强劲节奏。 

今年以来,中创新航全球化与全国化布局同步推进,重点项目密集落地: 
• 国内:厦门60GWh基地(一期30GWh)、成都30GWh二期、常州25GWh项目等均按计划推进,武汉四期40万套PACK线、合肥基地扩产同步落地; 
• 海外:葡萄牙20亿欧元基地(首期15GWh)2月开工,预计2027年交付;泰国模组Pack工厂已稳定供货。 

所有项目投产/交付时间集中于2026-2027年,为中创新航冲刺全球前三目标奠定产能基础。 

技术端,中创新航持续加码创新: 
• 储能产品:392Ah电芯已量产,588Ah、600+Ah电芯将于2025年四季度量产; 
• 固态电池:全固态硅基体系电池能量密度达430Wh/kg,配套产线建成,为国内首批具备规模化交付能力的固态电池产线之一。 

从中创新航邯郸基地的高效落地,到全球产能的密集布局,再到技术与业绩的双突破,其“产品+产能+技术”三维协同战略正加速兑现。随着2026-2027年关键项目投产,中创新航冲击全球前三目标的路径愈发清晰,有望成为锂电行业格局演变的重要变量。

【仅供参考,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锂电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