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13 日亚洲早盘,黄金市场再度展现强劲势头。伦敦金现开盘后震荡上行,截至早盘 7时 53 分已涨至 4046.66 美元 / 盎司,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上涨 0.29%,最高触及 4059.28 美元 / 盎司;纽约金期货更是大涨 1.47%,报 4059.1 美元 / 盎司,创下近期交易新高。国内实物黄金市场同步跟涨,周生生、周大福等品牌黄金价格均突破 1160 元 / 克,涨幅普遍超过 0.5%。这波上涨并非偶然,正如盛宝银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 Ole Hansen 所言,在债务高企、货币政策政治化与法定货币信心削弱的多重压力下,黄金的避险与储值价值正被市场重新定价。
Hansen 强调的 "美国财政部利息支出超年度国防开支",已成为引爆市场对法定货币担忧的核心导火索。数据显示,美国 2025 财年国防预算高达 8952 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仅 "太平洋威慑倡议" 单项就申请 99 亿美元,但这一巨额开支在债务利息面前仍显逊色 ——2025 年美国联邦政府利息支出预计突破 1.5 万亿美元,较国防开支高出 67%,背后是 36.2 万亿美元的联邦债务总额和高达 123% 的债务占 GDP 比率。
更严峻的是,这种债务压力并非美国独有。IMF 最新数据显示,发达经济体平均债务占 GDP 比率已达 110%,日本以 235% 的比率居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首,欧盟 27 国债务总额达 17.7 万亿美元,希腊、意大利等国债务率均超 130%。即便名义 GDP 处于纪录高位,高利率环境下的再融资压力仍让债务雪球越滚越大:美国 2025 年将有 9.2 万亿美元国债到期,需以 4.8% 的高利率重新融资,而日本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升至 1.575% 的 17 年高点,利息负担持续加重。这种 "增长追不上债务" 的失衡,正在侵蚀市场对主权信用货币的信任基础。
货币政策的政治化倾向,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担忧。近期特朗普政府持续向美联储施压要求大幅降息,不仅公开批评现行利率政策,更通过提名亲信出任美联储理事试图影响决策层,尽管联邦上诉法院驳回了其撤职现任理事的请求,但政治力量对货币政策的干预意图已引发广泛警惕。
这种干预带来的直接影响是美元信用的隐性削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指出,美联储独立性受损会冲击美国国家信誉,导致美元走弱并推升黄金吸引力。市场数据已显现端倪:芝商所数据显示,市场对美联储 10 月降息 25 个基点的概率高达 96.1%,而激进降息预期与 1.80% 的 10 年期通胀指数形成反差,实际收益率的隐性下降正在打开黄金上涨空间。正如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所言,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正处于 "乱纪元",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合理性已遭深刻质疑。
市场对黄金的追捧已从情绪转化为实质资金动作。全球最大黄金 ETF——SPDR Gold Trust 在 10 月 10 日增持 3.72 吨,持仓量突破 1017.16 吨,创下近期新高,显示机构投资者对黄金的配置需求正在升温。央行层面的增持更为坚定,中国央行已连续 11 个月增持黄金,截至 9 月末黄金储备达 7406 万盎司(约 2303.5 吨),环比再增 1.24 吨。世界黄金协会调查显示,95% 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 12 个月全球黄金储备将继续增加,这一比例创下 2019 年以来新高。
从市场结构看,这种增持具有鲜明的战略属性。在美元信用裂痕扩大的背景下,黄金已从单纯的避险资产升级为储备资产的 "压舱石"—— 今年二季度,黄金占除美联储外的全球央行储备资产比重自 1996 年以来首次超过美国国债。国内实物黄金市场的同步上涨则反映了民间储值需求的觉醒,周大福等品牌黄金价格突破 1160 元 / 克仍保持成交活跃,印证了 "藏金于民" 与 "藏金于国" 的需求共振。
短期来看,黄金在 4000-4080 美元 / 盎司区间形成强势震荡,亚洲早盘的突破已展现上行动能。中长期而言,只要发达市场债务率攀升、货币政策政治化、美元信用削弱这三大核心逻辑未发生根本改变,黄金的货币属性就将持续强化。但需警惕的是,若美联储 10 月议息会议展现超预期的政策独立性,或短期地缘风险缓解,可能引发金价阶段性回调。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