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电)今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工业级氢氧化锂均价报69,850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均价达75,100元/吨,单日涨幅均为400元/吨。
供给端:产能释放分化,原料瓶颈待解
尽管三季度国内氢氧化锂产量环比呈现增长态势,但原料端约束持续存在。进口锂辉石量受国际物流及主产区供应波动影响出现下滑,叠加国内云母提锂企业因成本压力减产,导致原料供应缺口扩大。海外市场方面,欧美本土化生产要求推高建厂成本,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供给补充。
需求端:新能源与储能双轮驱动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保持三成以上增长,三元电池占比虽小幅波动但仍占据重要份额。储能领域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内电芯订单排期已延至2026年初,海外工商业储能项目招标量显著增加。固态电池技术商业化进程加速,头部企业计划2026年底量产,对高纯度氢氧化锂需求形成长期支撑。
市场层面:价格传导机制重构
当前电池级氢氧化锂较碳酸锂价差持续扩大,反映高镍三元电池渗透率提升趋势。期货市场呈现“近强远弱”格局,主力合约升水现货,显示市场对四季度供应紧缺的预期。二级市场上,锂电池板块近期涨幅显著,资金向细分领域龙头集中趋势明显。
政策端:产业规范与碳关税双轨并行
工信部最新政策明确要求锂资源开发保持稳定增速,再生金属产量目标提升至年度规划上限。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过渡期细则公布,出口企业面临隐性成本增加压力。国内新型储能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推动装机目标提升,直接投资规模达千亿级别。
宏观视角:全球流动性宽松助推周期上行
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推动大宗商品金融属性凸显,新能源汽车全球渗透率提升趋势明确。但需关注主要市场贸易政策变化对出口的影响,以及盐湖提锂新增产能释放对价格的潜在压制作用。
当前氢氧化锂市场正处于技术升级与产能过剩的深度博弈阶段。短期价格或冲击关键心理关口,但行业集中度提升与高端产品溢价能力增强将成为主旋律。建议关注四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及盐湖提锂技术突破进展,产业链利润向技术壁垒高的头部企业倾斜趋势明确。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数据来源于公开披露,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