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2025年11月3日长江综合,金属镨报价区间:740000-755000元/吨,均价7475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7,500 元/吨;氧化镨报价区间:557500-562500元/吨,均价560000元/吨。
供给端:产能释放与进口补充形成对冲
国内轻稀土开采配额执行效率维持高位,主产区产能利用率环比提升,叠加缅甸矿区复产带动中重稀土进口量增长,镨元素供应总量稳步增加。但受分离技术限制,实际有效供应增量有限,海外矿山设备升级导致部分产区镨精矿产量下滑,市场呈现“总量增、结构紧”特征。
需求端:新能源赛道分化拖累消费
新能源汽车领域永磁电机镨用量占比下降,头部车企技术路线调整使单台用量减少,直接导致月度需求收缩。风电行业受政策调整影响,直驱永磁机组招标量收缩,叠加消费电子出货量下滑,NFC用镨钕磁体需求显著萎缩。机器人领域因量产推进单月新增需求,但对整体市场支撑有限。
市场面:库存高压与价格倒挂加剧
社会库存持续累积,现货流通量收缩导致部分企业抛货,现货升水收窄,贸易商加速出货。期货市场与现货价差扩大,反映市场对四季度需求复苏的悲观预期,周度成交量环比下降,部分区域市场呈现有价无市局面。
政策端:总量管控与环保核查双压制
稀土开采配额管理制度实施细则落地,明确镨元素开采增速限制,直接制约西南地区产能释放。环保督察组进驻主产区,导致部分分离企业停产整改,月度产量影响显著。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覆盖稀土中间品,出口企业合规成本增加,倒逼生产工艺升级。
宏观视角:地缘博弈重塑供应链格局
美国新能源法案修订版强化本土供应链审查,但受限于冶炼技术,进口依赖度仍处高位。日本启动稀土替代材料研发计划,若技术突破将减少原生镨需求。国际期货市场未平仓合约增加,投机资金涌入加剧价格波动。
后市展望:短期承压与长期结构性机会并存
价格下行主因新能源需求分化与库存压力,但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需求增量(预计2026年拉动镨需求增长15%)为行业注入新动能。建议关注龙头企业检修计划对供应端的阶段性扰动,以及欧盟碳关税政策落地对出口成本的实际影响。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数据来源于公开披露,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