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评论分析 > 铜价“喘息未稳”:鹰派美联储降息预期“熄火”+美元反弹,供需天平如何撬动未来?

铜价“喘息未稳”:鹰派美联储降息预期“熄火”+美元反弹,供需天平如何撬动未来?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11月3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长江现货1#铜价报87000-87040 元/吨,均价报87020元/吨,较上周五下跌630元/吨;现货升水承压收窄至100元/吨。期货方面, 沪铜主力2512合约低开震荡,尾盘翻红,15:00收盘仅微涨0.1%至87300元/吨;伦敦外盘,北京时间16:28分最新价报10905.5美元/吨,涨0.13%,反映当前宏观与微观的激烈博弈。

11月3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长江现货1#铜价报87000-87040 元/吨,均价报87020元/吨,较上周五下跌630元/吨;现货升水承压收窄至100元/吨。期货方面, 沪铜主力2512合约低开震荡,尾盘翻红,15:00收盘仅微涨0.1%至87300元/吨;伦敦外盘,北京时间16:28分最新价报10905.5美元/吨,涨0.13%,反映当前宏观与微观的激烈博弈。美联储鹰派官员集体“唱衰”降息路径,中国制造业PMI连续七个月萎缩,叠加铜矿端事故频发与新兴产业需求激增,铜价正站在十字路口——短期承压与长期看涨的矛盾如何化解?

一、宏观“紧箍咒”:美联储鹰派言论+美元反弹,铜价“喘息未稳”

1、美联储“鹰声”四起

上周五,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玛克公开反对降息,直言“通胀仍高企”,而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更称“本周降息无必要”。CME数据显示,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已从75%骤降至69.8%,美元指数趁势刷新近三个月高点99.841,这一背景下,以美元计价的铜金属对非美买家成本激增,直接压制需求前景。更关键的是,鲍威尔“投资者需抑制12月降息预期”的言论,进一步加剧市场悲观情绪。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接近历史最长停摆周期,地缘动荡叠加宏观经济数据疲软,铜价短期承压已成定局。

2、中国经济数据疲软

10月制造业PMI连续第七个月萎缩(49.5),出口新订单下滑,反映“抢出口”效应消退;

电网投资增速放缓(前三季度同比+4.1%,全年目标或难达成),空调等家电消费同比降3.2%,短期铜需求预期受挫。

二、供需“双刃剑”:矿端紧缺VS消费双面性

矿端紧缺持续:事故频发+品位下滑,供应“隐形天花板”难破

全球铜矿扰动加剧,印尼Grasberg铜矿因泥石流停产(月产能损失10万吨),智利Codelco旗下矿山品位下降,9月铜产量同比下降4.5%至45.6万吨,嘉能可、英美资源前9个月铜销量分别下滑,叠加刚果(金)Kisanfu矿罢工事件,矿紧忧虑为铜价提供下方支撑。国内冶炼厂加工费跌至-42美元/吨(现货倒贴),部分企业被迫减产,9月国内精铜产量环比降2.3%。

需求端长期“新引擎”:AI、6G、机器人撬动需求革命

需求端却呈现“冰火两重天”:传统领域消费低迷构成拖累。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降12%,建筑用铜需求疲软;铜杆企业开工率仅65%(环比降3%),不过精废价差收窄至500元/吨,废铜替代优势减弱。库存方面,伦铜社库下降至134625吨为三个月低位,但上期所数据显示,10月31日当周沪铜库存激增10.83%至11.61万吨,创六个月新高,反映现货消费疲软。更值得关注的是,洋山铜溢价一月内暴跌28%至36美元/吨,终端刚需交易动能减弱,铜价上方存压。

不过,全球新兴领域强势崛起为铜价注入长期动能。高盛报告指出,AI数据中心每兆瓦用铜量较传统数据中心高80%,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铜需求将达50万吨;人形机器人单台用铜量约8-12公斤,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25%(单车用铜量83kg),预计2025年新能源领域贡献铜需求增量超400万吨。华为、特斯拉等巨头加速布局“AI+电网”,智能电网改造需求释放,单条特高压线路用铜量达3万吨。此外,中国“双碳”目标推动风电/光伏装机量六年增长六倍,新能源汽车用铜量是传统燃油车的3.6倍。这些结构性需求增长,正逐步对冲周期性领域的铜铝替代压力。

三、破局关键:关注三大“风向标”

后市铜价走势,需紧盯三大核心变量:其一,本周ISM制造业PMI、ADP就业及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若数据持续疲软,可能强化美联储暂停降息预期;其二,美国政府停摆进展与地缘局势演变,或引发市场风险偏好波动;其三,铜矿供应端动态——如智利Codelco矿山复产进度、中国冶炼“反内卷”政策落地情况。

长江有色金属网分析指出,尽管传统旺季尾声消费走弱,但全球社库偏低与非美地区需求韧性,仍为铜价提供底部支撑。

四、技术面

短期铜价(1-2周)

支撑位:沪铜86000元(对应LME 10700美元),若跌破或下探84500元;

压力位:沪铜88000元(对应LME 10900美元),突破需宏观利好配合。

中期(Q4-Q1)

上行驱动:美联储降息周期启动(CME预测2026年累计降息75BP)、AI电网投资放量;

下行风险:全球经济衰退触发避险情绪、替代材料(铝)技术突破。

结语:震荡中孕育结构性机会

当前铜价正经历“短期阵痛”与“长期利好”的激烈碰撞。美联储鹰派立场与中国经济数据拖拽下,短期铜价或维持区间震荡;但AI革命、能源转型与新兴市场需求激增,正为铜价打开长期上行通道。投资者需警惕宏观政策突变风险,同时把握新兴产业需求爆发带来的结构性机会。8.7万元/吨或许只是中场休息,而非终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对市场进行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ccmn.cn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铜评论 铜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