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据相关报道,山东东营市垦利区正式破土动工全国首个“100% 绿电直连”零碳产业园。园区核心是一套自成体系的能源逻辑,也就是风机与光伏板发出的清洁电力,不再通过公共电网,而是经过专业线路,点对点直送工厂。发电、组网、储能、用能全都在园区内闭环完成,全年可保障超过8000小时的稳定绿电供应。
项目首期即落地一座 40 GWh 锂电池绿色智造基地,总投资约 80 亿元,并同步引入锂电材料、制造、储能及应用等上下游环节,形成一条“零碳锂电”全链集群。借助风光耦合与构网型储能技术,园区可对间歇性绿电进行“削峰填谷”,确保生产线 24 小时不间断运行,同时让每块电池自带“绿电身份证”,为出口欧美市场提供可溯源的零碳凭证。
东营市表示,未来五年将以该园区为支点,打造千亿级绿色锂电产业集群,并以此为样板,推动传统石化、钢铁等高碳产业全链条降耗增效,为重工业城市绿色转型树立全国标杆。
东营绿电直连零碳产业园动工,或将给“产能过剩”的光伏赛道送来一条全新快速通道,专线直供与储能配套模式,让组件企业把产品直接装进隔壁的电池工厂,既消纳产能,又能锁定高端订单。
整体而言,当前我国光伏产业正从“规模加扩”切换到“价值深耕”,装机总量全球第一,但增速放缓,技术迭代进入新的竞赛;分布式、储能、零碳园区等新场景打开需求天花板。出口虽然遇到贸易壁垒,却在新兴市场找到增量。
政策端,已经把高质量发展写进准入门槛,绿色金融和碳交易让盈利模式从补贴走向市场。中国光伏的下一阶段关键词或将变成“效率、场景、标准”,谁能在零碳园区和海外市场优先落地,或许就有可能就抓住未来五年的增长门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