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与高端制造升级的驱动下,钼铁(含钼50%-60%)正突破传统钢铁辅料的定位,成为新能源、半导体、航空等关键领域的核心战略材料。其价格攀升与供需格局重构背后,折射出产业链的深度变革。
应用场景的颠覆性拓展
1.传统需求韧性增强
钢铁行业仍占钼铁消费的58%以上,高强度合金钢在桥梁、能源管道等基建领域的性能要求持续提升,支撑稳健需求。
2.新能源爆发式拉动
•风电:海上风电装机量激增,每兆瓦装机需钼铁100-120kg强化塔筒与叶片。
•新能源汽车:齿轮与发动机部件采用钼合金钢后耐磨性提升30%,单车用量3年增长150%,年需求增量超2万吨。
3.高端制造精密化需求
•半导体钼合金基板需求年增40%,国产大飞机与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用钼量年增25%,极端环境稳定性成为技术瓶颈突破口。
价格走势趋势:2025年9月3日,据长江有色金属网获悉,长江综合市场数据显示,钼铁FeMo60价格在291500-293500元/吨区间波动,均价29.25万元/吨,较前一日价格上涨1000元。钼铁价格反弹的核心逻辑,藏在"供应收紧-政策赋能-市场博弈"的三重变量中:矿山集中检修导致短期供应预期收缩,出口管制强化资源战略价值吸引资金关注,叠加贸易商惜售、中间商囤货放大供需矛盾,共同推高价格。短期高位震荡或延续,中长期则需观察新增产能落地节奏与需求实际韧性。
供应端现状:矿源收紧持续制约产出
国内钼精矿供应呈现结构性偏紧,主因部分矿山计划内停产检修、技术改造深入以及原矿品位波动,导致整体产量环比下滑。虽8月行业开工率小幅回升,但多数企业仍因原料采购困难而维持低负荷生产,产能释放受限。进入9月,河南主力矿山技改周期延长,其余地区新增产能有限,预计钼精矿月度产量难有显著提升,供需紧平衡格局或将延续。
需求端现状:多元驱动支撑消费韧性
钢厂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对高强耐蚀含钼特种钢的研发与生产,推动钼铁招标量稳步增长。2024年迄今钼铁钢招总量同比增幅超16%,8月末至9月初集中采购活跃,下游交货需求旺盛,对钼铁价格形成刚性支撑。新能源汽车、风电、半导体等高端制造领域对钼的消费需求快速崛起。例如新能源车轻量化材料需采用钼合金增强结构强度,风电设备中钼基涂层应用拓展,以及半导体器件对高纯度钼材的需求,共同推动消费结构多元化升级。
产业链现状:
上游资源端:
我国钼储量全球第一,集中分布于栾川、金堆城等矿区,但面临品位下降、环保成本上升等开采约束,供给增长放缓,资源开发瓶颈显现。
中游冶炼端:
产能利用率78%,成本压力显著,行业以金钼、洛钼、新华龙为龙头,中小企业兼并整合加速,集中度持续提升。
下游应用端:
钢铁需求结构优化:占比55%,特钢需求增8%,对冲粗钢平控影响;
新兴领域快速放量:新能源、风电等需求年增20%,半导体钼靶材国产替代空间大。
短期看涨情绪浓厚
主产区矿山复产延迟至9月下旬,钢企库存降至12-15天安全线,海外风电与光伏政策拉动国际钼价联动上涨。但需警惕钢企成本压力可能引发减产,替代材料技术突破(如氮化钒铁)或冲击需求结构。预计钼铁价格区间维持29-29.5万元/吨高位,若供应持续扰动可能突破30万元/吨关口。
(注:本文为原创分析,核心观点基于公开信息及市场推导,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入市依据 )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