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1 日,广期所碳酸锂期货主力 2601 合约一度触及跌停,跌幅达 9%,虽早盘 11:30 收盘时跌幅收窄至 8.02%,报 92000 元/吨,但这一大幅回调仍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现货价格同步跟跌,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长江综合电池级碳酸锂99.5%报92900元/吨,较昨日大跌2,50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99.2%报91000元/吨,较昨日大2,550元/吨;此次碳酸锂价格的突然暴跌,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同时也折射出行业发展的诸多现状与趋势,而其未来走势也值得深入探讨。
价格暴跌:多重因素交织的“导火索”
市场情绪与政策调整的双重影响
近期碳酸锂市场炒作情绪降温是价格暴跌的重要原因之一。广期所调整碳酸锂期货相关合约的交易手续费标准及交易限额,这一政策调整如同给火热的市场泼了一盆冷水,使得部分投机资金选择撤离,从而引发了价格的回调。市场情绪的波动在期货市场中往往具有放大效应,当政策信号出现变化时,投资者的预期迅速转变,进而导致价格的剧烈波动。
需求预期的短期修正
市场对明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担忧也是价格下跌的关键因素。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前期经历了快速发展,部分需求可能存在提前透支的情况。市场担忧明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需求会因前期透支而有所转弱,这种预期的转变使得投资者对碳酸锂的需求前景产生了疑虑,从而在期货市场上进行抛售操作,推动了价格的下行。
行业折射:发展中的挑战与隐忧
供需格局的动态变化
碳酸锂目前基本面虽延续供需偏紧格局,总库存连续 13 周去库且去库幅度进一步扩大,但这种供需紧张的状态并非一成不变。国内产量持续创新高,新产线爬产贡献增量,这表明供应端在逐步释放产能。然而,辉石原料库存消耗过快限制了产量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反映出资源供应的瓶颈问题。同时,终端市场对碳酸锂的需求虽然整体乐观,但需求的季节性波动和不确定性也给行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进口格局的复杂态势
从进口数据来看,2025 年 10 月中国碳酸锂进口数量为 2.38 万吨,环比增加 21.9%,同比增加 3.0%。其中从智利和阿根廷的进口量有增有减,反映出全球碳酸锂供应格局的复杂性。四季度碳酸锂市场表现强劲,主要受基本面支撑,但进口量的变化也会对国内市场供需平衡产生影响。未来,进口碳酸锂的数量和价格走势将成为影响国内碳酸锂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元材料需求的分化格局
三元材料需求端呈现出国内向好、海外平淡的分化格局。国内动力电池市场持续向好,主要正极材料企业开工率维持高位,并优先保障长期订单的交付,这一积极态势有望延续至年底。四季度传统旺季也带动了小动力和消费类市场需求回暖,消费电子领域表现活跃。然而,海外市场近期需求略显平淡,叠加钴、锂等金属价格持续走高,订单规模有所收窄。这种国内外需求的分化格局,要求企业在市场布局和产品策略上做出更加精准的调整。
未来走势:短期波动难掩长期向好
短期:回调后仍有支撑
尽管碳酸锂价格出现了大幅回调,但短期内仍有一定的支撑因素。目前基本面供需偏紧的格局尚未完全改变,总库存的去库趋势仍在延续。终端市场表现偏强,磷酸铁锂产量屡创新高,对碳酸锂形成强支撑。而且,资金对储能预期较强,相关股票涨幅居前,市场交易侧重于需求端,供应复产的影响边际弱化。因此,短期碳酸锂价格在回调后有望维持偏强运行,投资者可以关注下游 12 月排产变化,采取回调试多的策略。
中期:供需再平衡与价格调整
从中期来看,碳酸锂市场将面临供需再平衡的过程。一方面,枧下窝复产有望增加市场供给,缓解当前的供需紧张局面;另一方面,2026 年一、二季度新能源汽车需求可能因前期透支而有所转弱,这将进一步影响碳酸锂的需求。在供需关系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碳酸锂价格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但需要注意的是,储能需求的持续增长将为碳酸锂市场提供新的支撑,预计价格调整幅度相对有限。
长期:行业前景依然广阔
从长期来看,碳酸锂行业前景依然广阔。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规模将持续扩大。碳酸锂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其需求将保持长期增长的趋势。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步降低,碳酸锂的生产效率将不断提高,资源供应瓶颈也将逐步得到缓解。因此,长期来看,碳酸锂价格有望在供需关系的动态调整中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
总结,碳酸锂价格的突然暴跌是市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短期内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从行业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碳酸锂市场依然充满机遇。投资者和企业应保持理性,关注市场动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在短期波动中寻找长期投资的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开信息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