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亚市早盘,现货黄金强势拔高,盘面进入反弹阶段。北京时间08:55报4182.260美元/盎司,涨幅0.61%,受益于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12月概率84.9%)、美元疲软(DXY持平99.584)、全球央行购金潮延续。国内沪金期货夜盘收盘涨0.16%至946.9元/克;
一、宏观驱动:美联储褐皮书“定调”,降息预期成核心引擎
1. 褐皮书揭示“经济降温”,为降息铺路
美联储11月26日发布的全年最后一份《褐皮书》,成为当前市场“风向标”。报告指出:
就业市场萎缩:半数地区劳动力需求减弱,企业通过“暂停招聘、自然流失”控员,裁员公告增加但未大规模爆发;
消费疲软:零售销售增速放缓,通胀“暂时可控”且主要由关税推动,未出现螺旋式上升;
政策指向:距离12月10日利率决议仅剩两周,报告暗示“就业与消费双弱”需货币政策宽松对冲,CME FedWatch显示12月降息25基点概率维持84.9%。
2. 美元“震荡波动”,黄金持有成本下降
降息预期持续压制美元,DXY美元指数持平99.585(接近一周低点99.406)。荷兰国际集团(ING)指出,感恩节假期流动性稀薄,美元本周下跌后或短暂企稳,但长期贬值趋势未改——这为以美元计价的黄金提供“天然支撑”。
二、机构预测:5000美元目标背后的“三大共识”
尽管黄金今年已累计上涨57%(COMEX黄金年内涨至4190美元),华尔街机构对2026年仍普遍乐观,核心逻辑聚焦三点:
1. 央行购金:去美元化下的“战略配置”
数据支撑:2022年俄乌冲突后,全球央行加速“去美元化”,2024年购金量达1345吨(连续14年净买入),2025年虽部分央行因金价高位短期减持(如波兰),但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持续增持(中国10月增持16万盎司,储备量2250吨);
专家观点:高盛Daan Struyven指出,“央行购金已从边缘需求变为核心定价因子”,尤其在地缘冲突频发背景下,黄金作为“超主权货币”的地位不可替代。
2. 降息周期:实际利率下行利好黄金
逻辑链条:美联储预计2026年降息75基点,全球央行同步宽松→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下行→黄金(无息资产)持有成本降低→投资需求激增;
机构目标价:美银预测2026年最高5000美元(较当前涨19%),高盛看4900美元(涨17%),德银最高4950美元(涨18%),汇丰保守预计3600-4400美元(上限涨5%)。
3. 美元贬值与通胀对冲
货币贬值交易:Coin Bureau创始人尼克•帕克林指出,美元及法定货币长期贬值趋势下,“货币贬值交易”(debasement trade)将推动私人投资者配置黄金;
通胀韧性:世界黄金协会约瑟夫·卡瓦托尼强调,即使2026年通胀放缓,黄金作为“通胀对冲工具”的需求仍将刚性。
三、供需基本面:低库存与新兴需求“双保险”
1. 供应端:矿产瓶颈与回收崛起
矿产金增速放缓:全球金矿平均品位降至1.8克/吨(2000年为2.5克/吨),新发现大型金矿减少(近5年仅3座),2026年矿产金增速或降至1.5%;
再生金补充:中国再生金利用率从2020年35%升至2025年42%,深圳水贝“以旧换新”业务年增25%,缓解原生矿压力。
2. 需求端:投资与消费“双轮驱动”
投资需求:SPDR黄金ETF持仓量月增0.8%至892吨,年轻群体通过“黄金积存金”“数字黄金凭证”入场(Z世代偏好“黄金+潮玩”产品);
消费需求:国内金饰三季度需求同比增23%(婚庆、节日备货),三四线城市“小镇青年”客单价5000-10000元占比超40%。
四、后市展望:短期震荡蓄势,长期剑指5000美元
1. 短期(2025Q4):4100-4300美元区间波动
支撑位:4100美元(4小时图200周期EMA)、4000-4040美元(2025年10月低点);
压力位:4300美元(技术阻力)、4350美元(机构短期目标价);
关键事件: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美国核心PCE数据、中国春节消费旺季。
2. 长期(2026年):突破4500美元,向5000美元迈进
核心逻辑:美联储降息周期落地、全球央行购金量回升至1400吨、美国债务问题(IMF预测2030年债务达GDP 128%)发酵推升避险需求;
风险提示:美联储政策反复(如推迟降息)、地缘冲突突然缓和、全球央行购金量大幅下滑。
【结语:黄金的“避险王冠”,为何越擦越亮?】
从4160美元到5000美元,不仅是数字的跳跃,更是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构的缩影——当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当美元信用波动,当“去美元化”成为共识,黄金的“避险王冠”只会越擦越亮。短期波动不改长期价值,正如世界黄金协会所言:“配置黄金的战略依据,在未来数年依然充分。”
(风险提示:美联储政策转向、地缘冲突升级、全球经济超预期复苏)
数据来源:美联储褐皮书、CME FedWatch、世界黄金协会、高盛/美银/德银研报、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