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的《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2025-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目标为7%,叠加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领域后,全行业营收增速目标超过5%。到2026年,行业营收规模及出口比例需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5个省份营收突破万亿元,服务器产业规模超4000亿元,75英寸及以上电视国内市场渗透率超40%,个人计算机与手机加速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
两部门提出:落实《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发挥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引导作用,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
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光伏等领域高质量发展,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指导地方梳理产能情况。
实施光伏组件、锂电池产品质量管理,深入落实《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等文件,强化与投资、金融、安全等政策联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加快研究以强制性国家标准为基础的储能电池产品安全推荐目录。支持协会商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加强重点行业监测预警和风险提示,有序调整产业规模。
供给端,技术攻关成为关键,产能升级同样快速推进。政策引导下,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技术突破成为焦点,两部门明确提出加强CPU、高性能人工智能服务器、软硬件协同等攻关力度,并开展人工智能芯片与大模型适应性测试。
需求端,消费电子市场有复苏倾向,2025年第三季度,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有增张,智能汽车电子需求也在释放,相关元器件订单环比增长。产业数字化需求则推动服务器市场高速增长。
而消息中特别提及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领域,可以大胆预计,未来增长势头应该较为强劲。
随着《方案》的细化落实,人工智能终端、新型显示、高端服务器等赛道有望成为增长极。2025年四季度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或达7.5%,全年营收规模有望突破18万亿元,为“十四五”收官奠定坚实基础。
【仅供参考,消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