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讯(2025年8月28日) :在8月22日,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低碳产业园区内,中国绿发投资集团主导的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项目迎来关键进展——苏州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4.4亿元中标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设备采购,折合单价0.55元/Wh,标志着国内大容量储能领域商业化进程再提速。
项目概况:百亿级储能基地加速成型
该项目总承包商为中国绿发投资集团,计划总投资近7亿元,建设规模200MW/800MWh,采用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运营期10年。根据规划,项目年均充电量达2.31亿千瓦时,放电1.89亿千瓦时,可有效提升区域电网调峰能力与新能源消纳水平。设备采购范围涵盖5MWh电池预制舱、PSC升压一体箱、BMS/EMS系统及消防设施等全链条设备,要求2025年10月20日前完成全部交付。
清陶能源:从技术突破到产业闭环
中标方苏州清陶新能源系清陶能源全资子公司,其母公司由中科院院士南策文团队领衔,是国内最早实现固态电池量产的企业之一。此次中标凸显其三大优势:
1)、技术领先性:半固态电池兼顾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循环寿命突破3000次,适配大规模储能场景;
2)、产业协同性:清陶在乌海布局的固态电池专用材料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一期达产后将形成5万吨专用材料产能,与储能电站形成产业链协同;
3)、市场拓展力:8月9日工信部第398批公告显示,清陶半固态电池已配套上汽名爵MG4、依维柯聚星、福田祥菱U7等三款新车型,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及物流车全领域。
行业影响:储能赛道竞争白热化
技术迭代加速:半固态电池作为液态向全固态过渡的中间方案,兼具成本优势与性能提升,此次中标价0.55元/Wh已接近磷酸铁锂储能系统成本红线,预示规模化应用临界点临近。
区域产业集群效应:乌海项目依托本地风光资源与清陶产业链布局,形成"新能源发电-储能-电池材料"闭环,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范本。
资本市场新动向:清陶能源此前获上汽、广汽等车企战略投资,此次乌海项目落地或进一步推动其IPO进程,加速资本与产业融合。
未来展望:储能商业化进入深水区
随着2026年清陶乌海基地全面投产,其10GWh固态电池产能将直接支撑西北地区储能与新能源重卡需求。行业人士指出,半固态电池在储能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或将推动全国储能系统成本下降15%-20%,为"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关键支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长江有色金属网 编辑整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