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硅业龙头陷周期寒冬!工业硅价格暴跌+光伏停工,合盛硅业能否靠碳化硅逆袭?

硅业龙头陷周期寒冬!工业硅价格暴跌+光伏停工,合盛硅业能否靠碳化硅逆袭?

   来源:

近日,硅业龙头合盛硅业(603260.SH)披露2025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7.75亿元,同比下降26.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97亿元,同比由盈转亏(2024年同期盈利12.56亿元)。公司直言,业绩承压主要受工业硅价格下跌、光伏板块停工损失及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影响。

近日,硅业龙头合盛硅业(603260.SH)披露2025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7.75亿元,同比下降26.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97亿元,同比由盈转亏(2024年同期盈利12.56亿元)。公司直言,业绩承压主要受工业硅价格下跌、光伏板块停工损失及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影响。

作为全球硅基材料龙头,合盛硅业的核心业务工业硅(金属硅)价格在2025年持续承压。2025年二季度国内工业硅平均市场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8%,主要受全球光伏产业链供需调整影响。公司公告指出,工业硅销售价格下降直接冲击了主营业务利润,尽管其有机硅产品价格相对稳定,但难以抵消工业硅板块的亏损。

合盛硅业光伏板块的停工损失成为业绩滑坡的另一关键因素。2025年上半年,公司旗下部分光伏产线因“设备检修及市场策略调整”暂停生产,导致相关固定资产折旧、人工成本等固定支出无法被收入覆盖,进一步扩大亏损规模。据财报披露,光伏板块停工损失约合2.3亿元,占当期净亏损的58%。

除价格与产能因素外,合盛硅业还计提了大规模存货跌价准备。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达3.15亿元,主要源于工业硅及有机硅产品库存价值下跌。分析人士指出,这反映出硅基材料行业正面临周期性下行压力,下游需求增长放缓叠加前期扩产导致的库存积压,迫使企业通过减值释放风险。

面对业绩压力,合盛硅业在财报中透露了应对策略:一方面通过技术升级降低工业硅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加速布局高附加值硅基新材料领域,如半导体硅材料、硅碳负极等。公司近期公告显示,其云南昭通水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已进入调试阶段,预计将提升低成本产能占比。

不过,市场对合盛硅业的转型前景仍存疑虑。分析人士认为,合盛硅业需在控制成本、优化产能结构的同时,加快向高端硅基材料领域渗透,以应对行业下行周期。未来,其云南项目能否顺利达产、光伏板块何时复产,将成为业绩转折的关键变量。

合盛硅业的困境折射出全球硅基材料行业的周期性波动。2025年以来,受光伏装机增速放缓、多晶硅产能过剩影响,工业硅需求增长乏力;同时,有机硅下游建筑、汽车等领域需求复苏不及预期,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空间。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2025年1-7月国内工业硅累计产量同比下降9%,但库存量仍维持高位。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为“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为长江有色金属网原创,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本站已尽可能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标注,若有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合盛硅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