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国家铜业巨头Codelco近日向全球矿业投下一枚重磅炸弹——2024年铜产量突破144万吨,以1万吨微弱优势力压必和必拓(143万吨)。逆转背后,折射出全球矿业巨头在资源枯竭时代的生存博弈,更预示着新能源革命下铜资源争夺战的全面升级。
面对旗下主力矿山品位持续下滑的困境,Codelco近年来投入超30亿美元启动"深部开采革命"。其在安迪纳矿区部署的I-Pulse电穿孔技术,通过每秒3000次的脉冲电流冲击,可将岩石破碎效率提升40%,同时降低23%的能耗。这项源自加拿大的硬岩开采技术,正被应用于全球15个顶级铜矿项目。据Codelco首席技术官透露,该技术使埃斯康迪达东矿体的开采寿命延长了12年,额外释放出80万吨高品位铜资源。
必和必拓则在智利北部展开"数字矿山2.0"计划,其斥资45亿美元打造的无人驾驶运输系统,已实现卡车日均运输量突破1.2万吨的纪录。但受制于南美社区抗议频发,其产能释放进度已滞后原计划4个月。矿业分析师指出:"Codelco的逆袭不仅是技术胜利,更是其'资源主权战略'的成功——通过控制从勘探到冶炼的全产业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定价权。"
当前铜市正经历剧烈波动,伦敦LME三月期铜本周触及11,840美元/吨历史峰值。华尔街投行杰富瑞警告,若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细则中提及的铜制品关税提前至Q2实施,可能导致北美市场现货溢价飙升至每吨350美元以上。Codelco趁势推出"快速交付通道",通过大型浮式储运船队将智利港口发货周期缩短7天,目前已锁定Q3订单。
面对全球绿色转型的刚性需求,矿业巨头的竞争维度已从产量延伸到全产业链控制。Codelco计划在2025年前投入50亿美元升级智能矿山系统,目标是将开采效率提升至行业平均水平的1.8倍。
必和必拓则押注生物浸出技术突破,其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开发的嗜热菌种,可将低品位氧化铜矿的回收率从45%提升至72%。这项技术若实现商业化,将重塑全球铜矿经济可采储量格局。但环保组织警告,大规模应用生物技术可能引发生物入侵风险。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电气化转型,铜的战略地位已堪比石油时代的原油。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最新预测显示,到2035年,全球铜需求将较2023年增长75%,其中新能源领域贡献率将超过6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