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建材行业碳减排加速,关键支撑与突围点或聚焦于再生金属

建材行业碳减排加速,关键支撑与突围点或聚焦于再生金属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再生金属作为有色金属行业低碳转型的核心路径,正面临​​回收体系效率不足、高端提纯技术滞后、成本优势弱化​​三重技术瓶颈,但同时在​​政策强制力、新兴需求爆发、国际碳规则倒逼​​驱动下,市场前景广阔。需通过​​工艺革新、标准重构、产业链协同​​突破发展天花板,抢占全球绿色供应链制高点。

2025建材行业碳减排论坛透露,我国建材业正全面绿色转型:水泥已纳入全国碳市场,六行业完成降碳指南,14家企业30种产品通过碳足迹验证;绿证覆盖率、标杆产能占比提升,绿色建材认证超1.3万个。下一步将强化CCUS、氢能、绿电应用及非碳酸原料替代,推动低碳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与国际合作。
建材行业的碳减排加速。一是需求结构重塑,水泥、玻璃等窑炉工艺改造对耐蚀、高强合金需求增加,直接拉动钼、钒、镍、铝等细分金属用量;二是成本曲线抬高,建材纳入全国碳市场后,电解铝、再生等低碳原料溢价扩大,倒逼有色企业向绿电富集区迁移或加大再生金属布局;三是政策协同强化,地方政府在“园区化、长流程化”导向下,将铝型材、铜基新材料等产业园与水泥、陶瓷项目同步规划,形成跨行业能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碳减排效率。

再生金属作为有色金属行业低碳转型的核心路径,正面临​​回收体系效率不足、高端提纯技术滞后、成本优势弱化​​三重技术瓶颈,但同时在​​政策强制力、新兴需求爆发、国际碳规则倒逼​​驱动下,市场前景广阔。需通过​​工艺革新、标准重构、产业链协同​​突破发展天花板,抢占全球绿色供应链制高点。

再生金属行业面临从原料到产品的系统性瓶颈,回收体系分散,机械化分选不足四成,原料杂质高;关键分选、提纯设备国产化率低,高纯再生铝占比不足,再生铝能耗比国际水平高近一成;碳足迹核算方法缺失,制约出口合规与高端应用。
政策端,政策窗口全面打开,我国2027年再生金属占比目标22%-30%,若全部兑现,再生铝年减排可达5.7亿吨;欧盟碳关税落地在即,2025年再生铜铝进口配额或突破500万吨,出口企业被迫转向绿色原料。退役锂电潮带来电池级镍钴需求;航空航天增材制造将再生钛合金粉末用量推高,成本比传统锻造低四成。中国再生金属出口量受海外市场影响,墨西哥、越南等“豁免国”承接加工产能,为锁价和碳资产收益提供金融抓手。
短期需警惕再生原料价格波动、技术替代不及预期等风险。
【数据及观点综合自行业报告与政策文件,不构成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产业数据 环保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