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桥8月18日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营业收入810.39亿元、净利润123.61亿元,均超市场预期。中金公司同日发布研报,将其目标价上调24%至29.29港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核心逻辑围绕四大竞争优势展开:产能市值比领先、资源自给率超100%、股息率7.8%的配置价值,以及绿色铝产业链布局带来的溢价潜力。
正值电解铝行业供需格局重塑、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节点,中国宏桥作为头部电解铝生产商,正从周期红利向成长价值跃迁。
业绩增长与行业周期共振。
中国宏桥业绩弹性源于铝价上行与成本控制的协同效应,2025年上半年,电解铝均价同比上涨,氧化铝均价上涨叠加销量增长,推动毛利同比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自备电厂电力成本较行业平均低,叠加几内亚铝土矿自供率超70%,吨铝成本较低。
绿色转型重构估值逻辑。
有业内消息称,中国宏桥正通过“原生、再生”双路径构建绿色铝体系,原生产能方面,云南300万吨水电铝项目分阶段投产,绿电是有比例提升;再生铝领域,规划年处理废铝500万吨的循环经济基地将于2026年投运,再生铝占比目标提升至30%。综合国内双碳政策导向,预计2025年绿色产品贡献营收将突破300亿元。
股息吸引力与资金面共振。
尽管中期未派息,但中国宏桥宣布未来9个月回购30亿港元股份,对长线资金形成强吸引力。港股通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南向资金净增持中国宏桥1.2亿股,持仓占比升至8.3%。机构普遍认为,当前8.3倍市盈率处于历史10%分位,若铝价维持2万元/吨以上,估值修复空间可达30%。中金预测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244.4亿、251.2亿元,对应股息率6.5%-6.8%,显著高于港股原材料板块平均4.2%的水平。
风险对冲与全球布局。
面对当前铝价波动,中国宏桥通过套期保值锁定60%以上产量,并依托印尼氧化铝基地平抑区域价差。在新能源领域,与宁德时代签订5年铝箔供应协议,新能源汽车用铝占比提升至28%,对冲传统建筑用铝需求下滑风险。
综合来看,当前电解铝行业正处于供给刚性,需求爆发的黄金窗口期,中国宏桥凭借全产业链优势与绿色转型先发优势,正从周期龙头进化为价值标杆。
【消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为“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为长江有色金属网原创,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本站已尽可能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标注,若有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