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台企辉能科技“超流体化”设计攻破固态电池“三大瓶颈”,极速快充时代或提前来临

台企辉能科技“超流体化”设计攻破固态电池“三大瓶颈”,极速快充时代或提前来临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北京,2025年7月31日——固态电池领域迎来里程碑式突破。台湾电池企业辉能科技(ProLogium)7月30日全球首发第四代技术——“超流体化无机固态电解质”(Superfluidized Inorganic Solid-State Electrolyte),宣称其固态锂电池已实现“全功能、全应用、可量产”的商业化落地,技术性能远超行业现有水平。

北京,2025年7月31日——固态电池领域迎来里程碑式突破。台湾电池企业辉能科技(ProLogium)7月30日全球首发第四代技术——“超流体化无机固态电解质”(Superfluidized Inorganic Solid-State Electrolyte),宣称其固态锂电池已实现“全功能、全应用、可量产”的商业化落地,技术性能远超行业现有水平。

技术突破:解决固态电池三大核心痛点

辉能科技第四代技术通过“超流体化”设计,将固态材料的高离子浓度与液态材料的界面接触优势结合,一次性攻克固态电池长期面临的三大瓶颈

离子导通性:经SGS验证,25℃下离子导电率达57 mS/cm,是传统液态有机电解质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5-6倍,支持4-6分钟极速快充(5%充至60%-80%);低温环境下(-20℃)导电率仍达12.82 mS/cm,放电效率超90%,可适用于极地、航空航天等极端场景。

界面稳定性:超流体化技术使固态电解质具备液态特性,自动适应电极材料体积变化,无需加压模组即可保持性能稳定,大幅提升循环寿命。

制造效率:开放式专利合作模式降低量产门槛,合作伙伴可专注电池组装及终端应用,加速技术商业化。

产业布局:从千兆工厂到全球研发网络

辉能科技自2006年成立以来,持续深耕固态电池领域。其第四代锂陶瓷电池能量密度达380Wh/kg和860-900Wh/L,产能布局已初具规模:

台湾桃园工厂:全球首个千兆级固态电池产线,最高产能2GWh,2025年上半年新一代电池销量突破240万颗,其中该工厂贡献50万颗。

法国敦刻尔克超级工厂:2025年初通过环评与建筑许可,计划2028年投产,瞄准欧洲市场。

日本合作:与九州电力、商工电机制造株式会社战略合作,开发针对重机械的24V锂陶瓷电池模块,目标2027年量产,产品将于2026年CES展首次亮相。

应用场景:从重机械到AI数据中心

辉能科技正拓展固态电池在多领域的渗透:

重机械:与日本九州电力联合研发的24V模块,适配建筑设备、商用卡车等场景。

航空与船舶:高能量密度与低温性能支持航空航天、船舶动力需求。

新兴领域:布局智能机器人、AI数据中心等高耗能场景。

行业展望:2030年后或迎大规模应用

分析指出,车用全固态电池有望于2026年进入试装阶段,但2027-2030年仍将以千辆级示范应用为主,真正大规模普及或需等到2030年后。辉能科技凭借技术先发优势与全球化布局,已建立固态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其“开放式创新+产业链协同”模式或为行业提供新范本。

整体来看,辉能科技第四代固态电池技术的落地,不仅重新定义了固态电池的性能标准,更通过合作模式创新加速技术普及。随着2027年重机械模块量产、2028年法国工厂投产,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或将提前,为全球新能源转型注入新动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阅,不作任何投资理据,操作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固态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