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钨价“急刹车”回调5000元!主力资金大逃亡,资本高位套现还是行业拐点?

​​钨价“急刹车”回调5000元!主力资金大逃亡,资本高位套现还是行业拐点?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2025年8月1日,长江综合钨粉均价报收4230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大幅下跌5000元/吨,终结7月以来涨势,高位回落信号已现

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2025年8月1日,长江综合钨粉均价报收4230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大幅下跌5000元/吨,终结7月以来连涨行情,高位回落信号已现。与此同时,钨概念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87亿元,中钨高新、厦门钨业单日资金出逃占比超19%,市场恐慌情绪蔓延。这场突如其来的暴跌,究竟是短期调整还是趋势转折?

一、资金撤离:高位兑现信号明确

7月31日,钨概念板块已现暴跌征兆。当日板块指数重挫3.42%,中钨高新(000657)股价跌停,厦门钨业(600549)下跌2.02%,主力资金净流出迹象显著。进入8月,资金出逃进一步加剧:

中钨高新:8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29亿元,3日累计净流出9.65亿元,5日净流出达13.44亿元。技术面显示,其股价已跌破金价格延伸线17.19元关键支撑位,短期趋势转向空头。

厦门钨业: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602.28万元,特大单卖出8461.69万元,换手率1.43%。尽管公司半年报显示净利润同比增长27.76%,但资金仍选择高位兑现。

分析师指出,此轮资金撤离与钨价前期暴涨密切相关。2025年6月,65%黑钨精矿价格一度冲高至18.5万元/标吨,较年初上涨29.4%;钨粉价格更是突破40万元/吨大关。高位背景下,机构投资者选择锁定利润,引发连锁反应。

二、供需博弈:政策收紧与需求疲软共振

1. 供给端:政策严控与环保限产

开采指标缩减:2025年第一批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5.8万吨,同比减少4000吨(降幅6.45%),江西主产区配额减少2370吨,强化供应偏紧预期。

环保督察趋严:湖南、江西等主产区实施更严格的废水排放标准,部分中小矿山因环保改造停产,上半年国内钨精矿产量同比下降8%。

2. 需求端:传统领域疲软与新兴领域分化

硬质合金需求复苏乏力:尽管6月硬质合金刀具产量环比增长12%,但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领域订单增长不及预期,下游企业采购谨慎,高价压缩利润空间。

光伏钨丝替代潮遇阻:钨丝母线在光伏切片的渗透率虽达35%,但技术突破(如断线率降低50%)未能完全抵消成本压力。欧洲钨铁价格因中国出口管制上涨17.6%,但国内需求未同步跟进。

3. 库存与成本:双重压力显现

全球库存降至低位:伦敦期钨库存仅1500吨,创近三年新低,但高价抑制补库需求。

成本中枢上移:能源、人力成本上升及资源品位下降,推高钨精矿开采成本15%-20%,矿山企业挺价意愿强烈。

三、后市展望:短期反弹或存,长期替代风险凸显

1. 短期(1-3个月):供需博弈延续

利好因素:环保限产政策持续,硬质合金领域订单季节性回暖,光伏钨丝需求仍有增长空间。

利空因素:资金撤离情绪未消,下游企业成本压力加剧,国际市场价格背离或抑制反弹高度。

2. 长期(1年以上):新材料替代压力

技术替代风险:日本住友电工开发出钨基复合材料,在保持硬度的同时降低30%钨用量;若再生钨技术普及率超40%,原生钨需求可能下降25%。

政策与贸易风险: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将钨列为战略物资,可能限制出口并推动再生钨发展,国内企业需加速向深加工转型。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