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一项名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的专利,其技术核心在于通过新型电解液添加剂实现电池性能的突破性提升。该专利不仅体现了新宙邦在电解液领域的深厚积累,更揭示了锂离子电池技术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方向迈进的最新路径。
专利显示,此次研发的电解液包含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和一种含硫结构的第一添加剂。FEC作为行业公认的高性能添加剂,可通过形成致密且低阻抗的SEI膜,显著提升硅碳负极的循环稳定性,尤其适用于高倍率充放电场景。而第一添加剂的创新点在于其分子结构中至少含有一个硫原子,通过特定化学反应路径优化SEI膜的无机成分比例(如增加LiF、Li₂CO₃含量),进一步强化离子电导率与界面稳定性。
专利中提出的参数条件“0.5≤(a+10c)/b−K90≤150”引发行业关注。其中,a、b、c分别代表电解液中不同组分的浓度比例,K90则为电池循环9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指标。这一公式通过量化添加剂与溶剂的协同效应,为电解液配方优化提供了精确的理论指导。行业分析指出,传统电解液配方多依赖经验试错,而新宙邦的参数模型有望推动电解液设计从“艺术”走向“科学”,加速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作为国家级制造业“双料冠军”,新宙邦此次专利布局与其全球化战略形成共振。2023年,公司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攀升。此次创新不仅延续了其在电解液添加剂领域的领先优势,更通过含硫添加剂技术拓展了高电压、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应用场景。业内评价认为,该专利技术或将重新定义电解液性能标准,推动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的技术迭代。
新宙邦研究院副院长刘中波表示,此次专利技术已进入中试阶段,未来将与海外客户合作开展实机测试。随着波兰、美国等海外生产基地的陆续投产,新宙邦有望将含硫添加剂等创新技术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全球电解液龙头的地位。
【免责声明】:凡注明文章来源为“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为长江有色金属网原创,版权归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长江有色金属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本站已尽可能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标注,若有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