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长江有色金属网最新数据,2025年8月5日长江综合1#铋均价报收1220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000元/吨。自7月中旬以来,铋价累计下跌11000元。本次价格波动发生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关键材料需求分化的特殊节点,市场情绪呈现明显分化。
行业动因:多重因素交织下的价格修正
1. 新能源赛道需求结构性调整
尽管全球光伏装机量仍保持15%的年增速,但异质结电池(HJT)技术路线对铋基化合物的单位消耗量较传统PERC技术下降23%。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1-7月国内铋在光伏领域的应用增速已从2024年的41%降至18%。
2. 传统领域需求疲软传导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全国磁性材料产量同比下降2.7%,连续第三个月负增长。作为铋消费第二大领域的合金制造,其需求增速从2024年的9.8%放缓至2025年的4.2%。湖南锡矿山集团在最新投资者关系活动中透露,其铋精矿出货量较二季度计划减少8%。
3. 供给端边际增量释放
广东先导稀材年产500吨高纯铋产线于7月底达产,叠加江西铜业铋回收项目产能爬坡,7月国内铋供给量环比增加6.3%。
龙头企业动态:技术升级对冲周期波动
1. 湖南有色
宣布完成"低品位铋矿高效提取技术"中试,该技术可使资源利用率提升18%,单位生产成本下降1200元/吨,预计2026年一季度实现产业化应用。
2. 广东先导
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铋基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目标将铋用量从当前液态电池的0.3g/Wh提升至固态电池的1.2g/Wh。
3. 锡矿山集团
启动"铋渣无害化处置工程",通过火法-湿法联合工艺,将铋回收率从85%提升至93%,年新增铋金属产量约200吨。
未来展望:双轨驱动下的价值重构
短期来看,8月传统合金消费淡季叠加光伏技术迭代,铋价或维持11.8-12.5万元/吨区间震荡。
但长期视角下,两个趋势值得关注:
技术替代效应:钙钛矿电池若在2026年实现量产,可能带来铋需求的新增长极;
环保政策驱动:生态环境部即将出台的《有色金属行业碳排放管理办法》,或加速高污染铋冶炼产能退出。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