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长江综合电池级碳酸锂99.5%均价报7430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99.2%均价72650元/吨,价格较上一交易日持平。期货市场却呈现震荡下行态势,主力合约收跌2.62%至72900元/吨,尾盘跌幅扩大。这一矛盾走势背后,是碳酸锂行业“供需双强”格局下的复杂博弈。
供应端:产能释放与成本博弈并存
供应端维持高位运行,但结构性分化明显。锂辉石提锂产能因澳矿扩产及非洲新矿山投产持续扩张,辉石端产量占比已超60%;云母提锂则受宜春大型矿山停产影响,产量占比下滑至15%。盐湖提锂方面,7月青海新增2万吨碳酸锂产能投产,短期产量有所恢复。值得关注的是,头部矿山企业停产影响逐渐减弱,矿端停产范围未进一步扩大,叠加低成本锂资源持续放量,供应端压力不减。
需求端:储能爆发与动力增速放缓交织
需求侧呈现“储能强劲、动力放缓”特征。储能领域延续“抢装潮”,上半年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65GWh,同比增长128%,成为主要增量来源。动力电池需求则因上半年部分需求前置及部分地区“以旧换新”补贴暂停,同比增速收窄。尽管9月传统旺季背景下下游排产环比增幅预计超5%,但动力端增速放缓已对需求端形成压制。
库存与价格:高位去库与情绪博弈
社会库存虽维持高位,但近期去库幅度有限。截至8月底,碳酸锂总库存14.1万吨,冶炼厂库存减少3510吨至4.3万吨,下游库存增加1293吨至5.3万吨。期货市场受矿端停产范围未扩大、供应维持高位影响,叠加资金情绪波动,尾盘跌幅扩大。现货价格则因下游补库需求和旺季预期获得一定支撑,但整体供需宽松格局未改。
政策与行业动态:反内卷与技术创新并行
政策层面,工信部等部门发布稳增长政策,明确整治低价竞争,推动行业自律。中国有色金属协会锂业分会发布倡议书,呼吁上下游协同抵制无序竞争,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方面,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替代技术加速落地,头部企业如天齐锂业通过矿冶两端新增项目投产及成本控制实现扭亏为盈,行业整合提速。
未来展望:区间震荡中的结构性机会
短期来看,碳酸锂价格或延续区间震荡格局。需求端“金九银十”旺季预期与终端结构韧性奠定基础,但供应端低成本资源持续放量及库存压力限制反弹空间。长期而言,行业需通过技术创新(如固态电池)、产能出清及政策调控实现供需平衡。投资者需关注海外锂资源开发进展、国内政策落地效果及终端需求实际增速。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