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工业硅现货较稳:441#硅均价报9,900元/吨;553#硅均价9,500元/吨;高附加值品种2202#硅(有机硅专用)均价16,650元/吨,3303#硅(多晶硅原料)10,800元/吨。
供给端:产能扩张与区域调整并存
现在国内工业硅的产能还在不停往上提,西北新上的几个厂正慢慢补上西南减产的那部分缺口。不过因为各地电价不一样,不同区域的开工率差别挺大——电价高的地方不敢多开,电价低的还在使劲生产。另外,再生硅的厂子越建越多,加上从国外进口的硅料也多了,市场上的货越来越饱和。更麻烦的是,有些需要高纯度硅的企业(比如做有机硅的),因为原料石英砂不够用,只能减产,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这类硅料比平时少了差不多两成。
需求端:光伏遇冷与新兴领域增长博弈
光伏产业链需求持续疲软,多晶硅价格下跌导致相关领域采购需求减弱。有机硅领域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及医疗行业需求增长,订单量保持稳定,部分企业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半导体行业呈现结构性需求,但消费电子领域用硅量同比下滑,市场整体呈现“传统领域收缩、新兴领域扩张”的格局。
国内环保政策对高能耗区域实施阶段性限产,但实际执行力度受地方经济压力影响有所折扣。欧盟碳关税新政推高出口企业合规成本,东南亚转口贸易量显著增长。与此同时,美国对华反倾销调查若落地,将进一步压缩出口利润空间,倒逼企业拓展多元化市场。
美联储加息周期延续,美元指数攀升至年内高位,工业硅作为典型美元计价商品面临估值压力。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基础建设需求收缩,但中国新能源装机量超预期为市场提供局部支撑。红海航运受阻推升物流成本,但难以抵消基本面过剩压力。
短期来看,光伏产业链去库存进度与有机硅新增产能释放将主导价格分化趋势。中长期而言,新能源汽车材料升级与半导体技术迭代仍是核心变量,若高端硅基材料渗透率突破关键阈值,价格中枢有望回升。
【仅供参考,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