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 > 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全球首批"赛博导购"深圳上岗:人形机器人重构零售场景,是噱头还是未来?

全球首批"赛博导购"深圳上岗:人形机器人重构零售场景,是噱头还是未来?

   来源:

看第一时间报价>短信订阅,查价格数据和走势>数据通,建商铺做产品买卖>有色通

11月11日,深圳深业上城京东之家合作店内,5台身着白色制服的人形机器人穿梭于货架间,用流畅的机械臂为顾客指引商品位置,用合成语音解答产品参数——这标志着全球首批完全自主运行的赛博店员正式投入商业服务。由众擎机器人、京东之家与深业上城联合打造的"赛博店员主题潮品店",以"机器人+零售"的创新模式,在双十一当天引发千人围观热潮,成为科技圈与商业界的双重焦点。

11月11日,深圳深业上城京东之家合作店内,5台身着白色制服的人形机器人穿梭于货架间,用流畅的机械臂为顾客指引商品位置,用合成语音解答产品参数——这标志着全球首批完全自主运行的赛博店员正式投入商业服务。由众擎机器人、京东之家与深业上城联合打造的"赛博店员主题潮品店",以"机器人+零售"的创新模式,在双十一当天引发千人围观热潮,成为科技圈与商业界的双重焦点。

技术突破:从"遥控玩具"到"自主导购"

据众擎联合创始人姚淇元介绍,此次上岗的PM01机器人实现了三大技术跨越:

→环境感知革命:搭载3D激光雷达与多模态视觉系统,可实时构建店内三维地图,精准识别顾客手势与商品位置,误差控制在2厘米内;

→交互能力升级:通过NLP自然语言处理模型,支持粤语、普通话、英语三语种对话,能根据顾客提问自动切换话术库,当前已储备超2000条专业导购语料;

→续航与稳定性优化:采用模块化电池设计,单次充电可连续工作8小时,配合5G边缘计算节点,确保复杂场景下的实时响应。

值得注意的是,PM01已摆脱传统服务机器人的"遥控器依赖",其自主导航算法可动态规划最优路径,甚至能主动避让儿童推车与购物篮——这项能力源于众擎团队在足式机器人运动控制领域的三年技术沉淀。

商业实验:效率提升30%背后的运营逻辑

京东之家运营总监透露,试点门店采用"人机协同"排班制:5台机器人分早中晚三班轮换,每班2台同时在岗,配合2名人类店员处理复杂需求。初步数据显示:

→导购覆盖率提升:机器人可同时响应10组顾客咨询,高峰期接待量是人工的3倍;

→标准化服务保障:产品参数讲解准确率达99.7%,避免失误导致的客诉;

→数据反哺闭环:通过记录顾客停留时长、提问热点等行为数据,为选品优化提供精准依据。

→但挑战同样存在:当顾客询问"这款耳机适合运动吗?"时,机器人虽能调取防水等级参数,却难以像人类店员般结合使用场景给出个性化建议。这暴露出当前AI在情感理解与复杂决策上的局限。

行业震荡:零售业"人机替代"争议再起

此次商业化落地迅速引发行业热议。支持者认为,机器人可承担70%的重复性导购工作,将人类员工解放至更高价值的客户关系管理;反对者则担忧,过度依赖技术可能削弱零售业的"温度感"。

深圳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专家指出:"PM01的突破性在于其'通用服务能力',而非单一任务执行。当机器人能自主完成从迎宾到送客的全流程服务,意味着零售场景的AI化进入新阶段。"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61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5%,其中商业服务领域占比达38%。

未来图景:赛博店员会取代人类吗?

在深业上城店内,记者观察到有趣一幕:当机器人推荐一款智能手表时,一位老年顾客转头向人类店员确认:"它说的折扣活动是真的吗?"这种"技术信任"与"人际信任"的互补,或许正是人机协同的真谛。

姚淇元透露,下一代PM02将增加表情识别与微动作反馈功能,通过分析顾客瞳孔变化与肢体语言,动态调整沟通策略。而京东之家计划在2024年内将赛博店员扩展至10家核心门店,重点布局3C数码与奢侈品领域。

结语

当机械臂轻轻托起商品递向顾客,这场发生在深圳的零售实验,早已超越技术展示的范畴。它既是AI工程化能力的集中检验,也是商业社会对"人-机-场"关系的深度重构。或许正如现场一位消费者所言:"机器人不会取代店员,但会用科技重新定义服务。"在这场静默的革命中,每个扫码支付的瞬间,都在为未来零售写下新的注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对市场进行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ccmn.cn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

人形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