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2025 年 11 月 13 日,长江综合电池级碳酸锂 99.5% 均价报 85600 元 / 吨,工业级碳酸锂 99.2% 均价报 83750 元 / 吨,均较上一交易日上涨 750 元。期货市场表现更为亮眼,碳酸锂主力合约午前一度涨超 3.5%,最高上探 89900 元 / 吨,距离 9 万关口仅一步之遥,逼近 8 月下旬高点,截至收盘仍收涨 1.39%,报 87840 元 / 吨。随着供应端情绪扰动消退,市场焦点全面转向需求端,供需紧平衡格局下,碳酸锂价格获得强劲支撑。
终端需求双线爆发,形成强力拉动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高景气,成为碳酸锂需求的核心支柱。工信部数据显示,10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171.5 万辆,同比增长 20%,新车销量占比首次突破 51.6%,创历史新高。1-10 月累计产销均超 1290 万辆,同比增长超 32%,终端市场的旺盛需求直接传导至上游材料环节。与此同时,储能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2025 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新获海外储能订单规模达 214.7GWh,同比激增 131.75%,阳光电源、鹏辉能源等企业均处于满产状态,订单已排至明年。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的双线发力,推动碳酸锂采购需求持续放量。
库存加速去化,供需紧平衡凸显
当前碳酸锂市场呈现 “产量增长但库存下滑” 的紧平衡特征,库存去化速度成为价格上涨的关键支撑。产业链各环节库存均呈下降态势,冶炼厂、下游材料厂及流通环节库存同步收缩,持续的去库态势印证了需求的真实强度。机构预测,11 月碳酸锂库存或再减 1.5 万吨,库销比已接近临界水平,短期供应缺口难以快速填补,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碳酸锂的看涨预期。
供应增长有限,成本支撑稳固
供应端虽有增量但难以匹配需求增速。海外方面,澳洲锂矿扩产节奏平缓,南美盐湖产能释放稳步推进,但 8 月我国锂辉石进口量环比减少 17.5%,进口补充不及预期。国内方面,部分锂云母矿山受政策调整影响,产能释放受限,而锂盐企业虽维持高位开工,但新增产能多处于爬坡阶段,短期难以形成有效供应增量。同时,锂辉石精矿等原料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为碳酸锂价格提供了坚实的成本支撑,限制了价格回调空间。
资金与政策共振,市场情绪升温
期货市场资金流入明显,午前大幅拉升反映出市场做多情绪高涨,资金对碳酸锂供需格局的改善形成一致预期。政策层面,新能源汽车 “两新” 政策持续发挥拉动作用,而储能行业 “136 号文” 推动储能成为独立投资主体,形成独立盈利模式,长期需求增长逻辑得到强化。此外,市场对 2026 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退坡的预期,促使部分车企提前备货,进一步加剧了短期供需矛盾。
后市展望
短期来看,需求端的强劲表现与库存的持续去化将继续主导市场,碳酸锂价格有望向 9 万关口发起冲击,现货与期货价格联动走强的态势或延续。
中长期而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储能市场预计 2026 年增速接近 50%,叠加 AI 数据中心配储、工商业储能等新场景拓展,碳酸锂长期需求增长确定性较强。
需关注海外锂矿复产进度、国内新增产能释放节奏及终端市场需求波动,若供应端出现明显宽松或需求不及预期,价格可能面临阶段性回调压力。对于产业链企业而言,需密切跟踪供需变化,合理规划采购与生产节奏。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