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城矿业(000688)公告,拟以 31.68 亿元现金收购控股股东旗下国城实业 60% 股权,将国内大型钼矿资源收入囊中,精准卡位战略金属赛道。
一、钼市供需博弈:紧平衡格局未改,短期回调不改长期趋势
2025 年上半年,国内钼市场呈现鲜明的供需紧平衡特征。国内钼精矿产量同比增长 5.73%,但下游需求同步跟进,主流钢厂钼铁招标量同比增幅达 9.24%,双重支撑下钼价长期维持相对高位。截至 11 月上旬,钼板块指数仍稳定在 4700 点附近,11 月 12 日单日涨幅 0.89%,显示市场对行业基本面仍具信心。
近期钼精矿价格回调至 4000 元 / 吨度以下,核心受三大因素影响:一是国内钢市阶段性偏弱,传统用钼需求出现短期承压;二是国际钼价波动传导至国内市场,形成联动调整;三是市场交易情绪趋于谨慎,短期观望氛围浓厚。但支撑因素同样强劲,光伏、半导体、国防军工等新兴领域需求持续增长,叠加部分制造商主动减产,有效对冲了传统需求的疲软,行业紧平衡格局未发生根本改变。
二、重磅收购落地:31 亿拿下优质钼矿,完善战略资源布局
此次国城矿业收购的标的国城实业,核心资产为内蒙古大苏计钼矿 —— 这是一座资源品质与产能均位居全国前列的大型钼矿山。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该矿山保有钼金属量达 13.2 万吨,矿石量 1.13 亿吨,平均品位 0.116%,目前正推进采矿权变更,计划将年产能从 500 万吨扩大至 800 万吨,未来产出潜力可观。
交易对方国城集团及实际控制人作出明确业绩承诺:若 2025 年完成交易,标的资产 2025-2027 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 17.25 亿元;若 2026 年完成交易,2025-2028 年累计净利润承诺达 23.68 亿元,彰显对钼矿资产盈利能力的信心。收购完成后,国城矿业将在现有铅锌铜精矿业务基础上,新增钼精矿采选业务,实现资源多元化布局,大幅降低单一品种依赖风险。
三、战略价值凸显:钼资源成高端制造核心支撑
钼作为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其不可替代性在关键领域日益凸显。在国防军工领域,钼合金因高熔点、高强度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坦克装甲、导弹外壳等核心部件,是现代国防工业的 “隐形支柱”;新能源领域,CIGS 薄膜光伏电池、风电铸件、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件对钼的需求持续爆发,2025 年全球光伏装机预计拉动钼需求 4 万吨;半导体领域,28nm 以下芯片制造中钼靶材使用量快速增长,台积电 3nm 产线单月消耗钼靶材超 2 吨。
政策层面,中国已将钼纳入出口管制范围,全球主要经济体也纷纷将其列为关键矿产储备,进一步凸显其战略稀缺性。机构预测,2025-2030 年全球钼需求复合增长率达 6.2%,其中新能源领域占比将从 18% 提升至 35%,行业长期增长红利明确。
四、行业前景:供需缺口将现,头部企业率先受益
当前钼行业正处于传统需求稳中有升、新兴需求快速崛起的关键转型期。尽管短期钢市波动带来阶段性压力,但中长期来看,全球制造业高端化转型、新能源产业扩张及国防现代化进程,将持续拉动钼需求增长。机构预测 2026 年全球钼需求将达 31.7-32.2 万吨,供需缺口或扩大至 4.43 万吨,为钼价提供长期支撑。
国城矿业此次收购恰逢行业调整期,通过掌控优质上游资源,不仅能有效抵御行业周期波动,更能深度受益于新兴领域需求爆发的增长红利。随着标的矿山产能释放与公司产业链整合推进,其核心竞争力与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在战略金属资源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