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LC2505在7万元/吨关键位展开激烈争夺,盘中一度探至70240元/吨,最终收于70500元/吨,单日微跌0.40%,成交额25.87亿元,持仓量续降至9.02万手,资金加速向远月合约转移。现货市场延续冰封状态,折射出市场对远期供需格局的深度悲观。长江有色金属网显示,长江综合,电池级碳酸锂99.5%现货报价69200-73600元/吨,均价为7140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99.2%现货报价68200-70800元/吨,均价为69500元/吨。
本轮价格博弈的核心矛盾在于“高库存、弱需求、强供给”的三重压制。供应端数据显示,4月国内碳酸锂产量预计达7.4万吨,环比增长5.4%,其中云母提锂开工率维持65%高位,盐湖提锂受季节因素影响产能释放加速。更值得警惕的是,3月智利碳酸锂进口量环比激增38%至1.66万吨,叠加交割仓库库存攀升至2.92万吨,市场可流通货源已突破20万吨,形成“堰塞湖”效应。需求侧则呈现“旺季不旺”特征,磷酸铁锂4月排产环比增幅不足3%,储能电池企业因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延后订单交付,三元材料企业受镍钴价格波动影响维持刚需采购,产业链陷入“累库—降价—降开工”的负反馈循环。
成本支撑的坍塌加剧市场下行压力。当前外采锂辉石提锂企业生产成本已降至8.01万元/吨,但现货价格击穿现金成本线导致全行业亏损面扩大至87%,锂云母提锂企业单吨亏损更达2.2万元。矿端价格与盐端价格的螺旋式下跌风险显现,非洲锂辉石CIF报价周内下探至810美元/吨,港口库存增至6.7万吨,部分贸易商为回笼资金开启抛售,进一步削弱成本支撑逻辑。尽管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关税政策转向“最低价格”机制带来边际利好,但谈判周期不确定性导致产业链资金避险情绪升温,多头反攻动能明显不足。
技术面上,7万元关口多次失而复得,MACD指标绿柱收窄但未现金叉,布林带下轨已下移至68000元/吨,短期或维持震荡磨底态势。
展望后市,碳酸锂市场的转折信号需聚焦三个维度:一是青海盐湖季节性增产能否被头部企业联合减产对冲,当前价格已导致近四成产能现金亏损;二是欧盟关税新政落地时点及美国储能订单回流可能性;三是仓单注销节奏及贸易商抛售压力释放进度。
短期来看,期货深度贴水格局虽隐含超跌反弹可能,但在24.4万吨库存高压下,价格反弹空间或受限于73000元/吨。
对于投资者而言,7万元以下可逐步布局左侧交易,但需警惕矿端价格二次坍塌风险,产业客户则可利用基差收窄窗口进行套保操作,静待行业出清黎明。
本文基于市场信息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实际操作需结合实时动态审慎决策。长江有色金属网电话:0592-566883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