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多晶硅期货主力2505合约低开走弱,截至10:15最新报价37630元/吨,单日暴跌2535元,跌幅达6.31%,刷新上市以来价格新低。现货市场交投氛围冷清,下游采购谨慎观望,持货商急于抛售套现,成交维持低位。此轮价格雪崩的背后,折射出供需错配与市场预期的剧烈博弈。
价格崩塌:期货引领现货共振下行
主力合约2505单日跌幅超6%,技术形态呈现破位特征。此轮下跌主要受三大因素驱动:
1、期货市场流动性冲击:主力合约临近交割月,多头止损离场与空头增仓打压共振,叠加宏观情绪偏弱,资金撤离放大波动;
2、 现货市场恐慌蔓延:持货商为规避库存贬值风险,主动降价促销,但下游接货意愿低迷,形成"越跌越抛"的负反馈循环;
3、 成本支撑失效:此前硅料企业凭借低库存和刚性成本维持价格,但随着工业硅等原材料价格回落,成本支撑逻辑逐步瓦解。
需求坍塌:抢装潮退却后的市场真空
终端需求断崖式下跌是本轮价格崩塌的核心矛盾:
政策驱动周期结束:前期光伏装机热潮受补贴政策驱动,随着政策调整,项目储备透支,新增装机需求出现断层;
产业链库存传导:硅片、电池片环节库存高企,拉晶企业主动缩减硅料采购,当前行业平均硅料库存可用天数仍超30天,处于历史高位;
价格预期逆转:市场普遍预期硅料价格将回归2023年前8万元/吨水平,买方"买涨不买跌"心理强化,观望情绪浓厚。
供需博弈:过剩压力下的市场寻底
当前多晶硅市场呈现典型供过于求特征:
1、产能持续释放:国内多晶硅有效产能突破150万吨/年,4月产量预计环比增长8%-10%,而需求仅维持60%-70%开工率;
2、进口补充冲击:东南亚、欧美硅料以低价策略抢占市场,加剧国内竞争;
3、技术迭代压力:N型硅料需求增长未能抵消P型料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
后市展望:价格筑底尚需时间
短期看,价格仍有探底可能:
1、技术面:主力合约跌破38000元/吨关键支撑位,下方35000元/吨成为心理关口;
2、 基本面:5月前行业暂无大规模减产计划,供需错配将持续施压价格;
3、政策面:需关注光伏装机指标分配、储能配套政策等边际变化。
中期维度,价格修复需满足三大条件:
1、产业链去库完成:硅片环节库存降至2周以下;
2、终端装机回暖:月度装机持续突破25GW;
3、成本曲线重构:高成本产能退出市场,行业CR5集中度提升至85%以上。
当前多晶硅市场正处于周期转换的关键节点,价格寻底过程或将伴随产业链的深度调整。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警惕单边交易风险,关注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及技术升级进度;对于产业方,应加速库存周转,优化产能结构,迎接市场新周期的到来。
以上观点仅供参阅,不作操盘指引。长江有色金属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