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4日,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延续调整态势,多晶硅、氧化铝、硅铁主力合约分别收跌3.2%、2.1%和2.4%,新能源及工业金属产业链深度博弈,市场对前期产能扩张集中修正,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产业链上下游的再平衡压力。
多晶硅期货的持续走弱与光伏产业阶段性产能过剩直接相关。尽管全球光伏装机需求保持增长,但国内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导致市场供大于求,当前多晶硅库存已超30万吨,部分企业为加速去库被迫让利。与此同时,欧盟碳关税政策升级推高海外市场准入门槛,加剧出口竞争压力。
氧化铝价格的回调则源于铝产业链的传导分化。电解铝行业在丰水期复产加速的背景下,对氧化铝需求保持刚性,但海外矿石供应恢复及印尼进口冲击导致原料端宽松预期强化。
数据显示,国内氧化铝开工率已攀升至84.7%,而下游光伏组件、汽车轻量化等领域增速边际放缓,供需剪刀差持续扩大。近期几内亚雨季导致的发运延迟虽对矿价形成短期支撑,但难以扭转市场看空情绪。
硅铁期货的弱势运行暴露出黑色系产业链的负反馈效应。钢厂在利润修复背景下维持高产,但建筑用钢需求受高温天气抑制,导致硅铁采购节奏放缓。
叠加兰炭价格趋稳削弱成本支撑,主产区企业复产意愿增强,市场供应压力进一步凸显。值得关注的是,神火股份等龙头企业已启动技术改造以降低能耗,行业产能升级进程或将重塑竞争格局。
当前市场正处于政策预期与基本面博弈的关键阶段。新能源产业链需警惕产能过剩与技术迭代的双重风险,而工业金属领域则面临绿色转型与成本控制的平衡考验。
随着全球央行降息周期临近,大宗商品定价逻辑或从供给主导转向需求复苏预期驱动,产业链各环节的库存去化速度与技术突破进度将成为下一阶段行情的重要风向标。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删稿邮箱:info@ccmn.cn